[实用新型]转轮式冷凝水能量回收型节能空调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08805.9 | 申请日: | 2006-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96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国宝 |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3/28;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200浙江省杭州市肖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轮 冷凝 水能 回收 节能 空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颖涉及一种转轮式冷凝水能量回收型节能空调;属于通风和空调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转轮式全新风热交换能量回收设备,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制冷装置,安装时需要另外配置空调,才能实现热交换能量回收节能的效果;所以投资成本高。最近丹麦kontaktGenvex A/S公司,推出一种具有制冷装置的板式热交换能量回收空调,虽然弥补了上述不足,但是,还存在着以下缺陷:一.没有利用空调的冷凝水,使冷凝水中的能量白白浪费。二.采用板式铝制品芯体,没有采用转轮式换热器,难以适应制造中,大型的能量回收空调。三.由于是全新风,空调长时间在满负荷状态下运转,当室外温度较高时,特别在炎热季节,管路内的冷媒压力会迅速超常升高,迫使压缩机过压保护而经常停机,以至损坏或者缩短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颖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空调的不足,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轮式冷凝水能量回收型节能空调来实现。转轮式冷凝水能量回收型节能空调包括:箱体1,内部用隔板5将箱体分成二层,中间由转轮式换热器隔断组成上下风道,风道中装有常规空调结构;其特征是:常规空调结构中设有冷凝水能量回收装置,它由隔板5上设有的水通道8以及装在冷凝器25上的渗透装置26组成。
本实用新颖的特征是冷凝水能量回收装置的水通道8,是在蒸发器下面的隔板5上压制流水槽或者装接水盘,可将冷凝水引至渗透装置26的管路33和管路入口处装有的滤水网32组成。利用箱体内蒸发器和冷凝器安置的高低位子差异,实现冷凝水能量回收,改善热泵制冷系统的工况压力,提高了空调的能效比。
所述的转轮式冷凝水能量回收型节能空调其特征是渗透装置26为:盒盖29,盒盖上面设有接水孔30盒盖内部装有海绵状纤维层31,海绵状纤维层紧贴在冷凝器上部的散热翅片2501安装。散热翅片表面覆亲水膜并压制流水波纹效果更佳。
当冷凝水流入渗透装置26时,会立即通过海绵状纤维层31扩散到每个散热翅片上,均匀向下渗透,与冷凝器散发的热量结合,汽化成水蒸气,由排风机14,将能量回收利用后的水蒸气排出室外。使用该方法的有益效果是,不用提升水泵,不耗电,方法简便实用,而且冷凝水得到充分利用和散发。
本设计所述的转轮式冷凝水能量回收型节能空调其特征是常规空调结构中设有自动卸荷装置22,它由毛细管34串联卸荷阀2201以及液气分离器17组成;分为热泵空调和单冷空调二种连接方式。
所述的自动卸荷装置22的二种连接方式分别为热泵空调:卸荷阀2201连接压缩机18的排气管,毛细管34连接液气分离器17的输入端,液气分离器的输出端与压缩机18的吸气管连接;
单冷空调:卸荷阀22011连接在冷凝器2501与节流装置2301中间的三通上,毛细管3401连接在三通阀1901与液气分离器1701中间的三通上,液气分离器的输出端和压缩机1801的吸气管连接。
当系统压力超常升高时,卸荷阀释放的高压混合气体通过毛细管限制流量,再经过液气分离器缓冲,降低压力,防止了高压液体对压缩机造成的液击损害,进一步确保了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本设计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合理使用了液气分离器17,液气分离器装于压缩机吸气侧,平时有利于稳定管路系统的工况,同时还有储液器的作用,可缓冲压缩机的吸气能量,当卸荷阀释放的高温高压混合气体通过毛细管限流进入液气分离器降低了压力,再经过液气分离缓冲以后,被压缩机吸收,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高温高压混合气体,不经过处理直接冲击压缩机吸气侧造成液击损害的缺陷。
本设计所述的转轮式冷凝水能量回收型节能空调其特征是进风过滤装置3和回风过滤装置12为:1-6层,每层有框架35和上下滑道36,中间或侧面装置过滤网37,分初效过滤,中效过滤,高效过滤的次序排列,插装到箱体1上。
过滤装置的形状如抽斗式样,侧立安装,在框架35中间或一侧装置过滤网37,另一侧空格处可以承接灰尘等被过滤物,可分为初效,中效,高效等多种层次,把空气中的不净物质按照灰尘颗粒大小的次序分层次过滤,以克服混合灰尘粒容易造成网眼堵塞的缺陷,使瓢尘微粒过滤在0.5um以下;其使用的层次数量,可根据不同空调器的过滤要求来选择1层或6层。该设计不仅效果好而且维护方便,便于达到一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如果增加湿帘装置可以实现无尘空调的预期目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国宝,未经陈国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88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内胆式太阳能真空管
- 下一篇:改进的展翅扇叶片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