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沥青瓦复合防水垫层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8686.7 | 申请日: | 2006-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50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章国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章国荣 |
主分类号: | E04D5/10 | 分类号: | E04D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1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莫干***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复合 防水 垫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材料,尤其是一种沥青瓦复合防水垫层。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沥青瓦复合防水垫层采用层状结构,主要包括无纺布层和编织布层,在二者之间为沥青层,采用编织布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拉力;其结构的不足在于:由于采用了编织布层,尽管增加了强度,但是容易渗水,而且太阳晒久了,材料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强度高且防水性能好的沥青瓦复合防水垫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沥青瓦复合防水垫层,包括无纺布层和沥青层,无纺布层包括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在第一无纺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的复合面上设有第一膜层;第二无纺布层和复合胎布层之间设有一沥青层,在沥青层中间设有用于增加强度和拉力的网筋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合胎布层的复合面上设有第二膜层,第二膜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有沥青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网筋层为网格状的玻纤布或者其他能增加强度的材料,所述的第一膜层和第二膜层为PE膜或者PP膜或者其他塑料膜。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在二层无纺布中用于复合的一个面上均进行了淋膜处理形成膜层,采用了复合胎布层并与沥青层复合,既防止了渗水,又防止沥青在复合生产过程中从布料中渗漏和复合对压辊的两辊筒粘结,影响生产设备地正常运行;同时通过在沥青层中间设有网筋层,来实现增加强度和拉力。经过检测,本实用新型产品的纵横向拉力强度为100-1000N,纵横向撕裂强度为500gf-4000gf。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无纺布层1,第一膜层2,沥青层3,网筋层4,第二无纺布层5,复合胎布层6,第二膜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这种沥青瓦复合防水垫层,包括无纺布层和沥青层3,无纺布层包括第一无纺布层1和第二无纺布层5,在第一无纺布层1和第二无纺布层5之间的复合面上设有第一膜层2,第一膜层2可以采用PE膜或者PP膜。第二无纺布层5和复合胎布层6之间设有一沥青层3,在沥青层3中间设有用于增加强度和拉力的网筋层4,网筋层4为网格状的玻纤布或者其他能增加强度的材料。
这种沥青瓦复合防水垫层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1、将沥青在搅拌反应釜中搅拌,然后加温并保证沥青的温度在180℃-240℃之间,输送到沥青挤出模具中;其中沥青采用改性沥青,各原料的重量配比如下:10-100号沥青53.8%,热塑性橡胶1.4%,石粉填料44.8%。
2、在二层无纺布中用于复合的一个面上均涂上膜,即进行淋膜处理,形成第一无纺布层1、第二无纺布层5和第一膜层2的一个复合层;
3、将一个复合层、复合胎布层6和网筋层4分别输送到沥青挤出模具下,将沥青挤压至复合层和复合胎布层6中,并通过复合对压在复合层和复合胎布层6中形成沥青层,在沥青层3中包含有网筋层4,并最终复合成型,在产品成型后,通过切边、贮存、计量和收卷工序计量成卷。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复合胎布层6的复合面上设有第二膜层7,第二膜层7和第二无纺布层5之间设有沥青层3,第二膜层7可以采用PE膜或者PP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章国荣,未经章国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8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