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千斤顶用支撑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08288.5 | 申请日: | 2006-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1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洪;胡安·曼纽尔·德·阿鲁巴·派瑞纳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胜洪 |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B66F3/4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红 |
| 地址: | 3145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千斤 顶用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轿车的电动千斤顶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轿车的电动千斤顶的支撑装置中丝杆和上支撑的工作夹角小于30度,其缺点是传递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传递拉力效率高的电动千斤顶用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电动千斤顶用支撑装置,包括上支撑、下支撑和丝杆,其结构特点是:所述上支撑和下支撑转动连接,所述下支撑上设置有异形螺母,所述丝杆一端设置有U形叉和单向推力轴承,丝杆一端和上支撑转动连接,另一端与下支撑上的异形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异形螺母为高强度尼龙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采用该结构可使丝杆和上支撑的工作夹角增大,比现有技术的传递拉力提高1.4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下支撑1和上支撑2通过铆钉铆接而成,所述下支撑1上压装有异形螺母8。丝杆6的一端装有U形叉以及单向推力轴承,与上支撑2通过铆钉铆接,丝杆6的另一端旋入下支撑1上的异形螺母8中,该异形螺母8为高强度尼龙材质。各个通过铆钉铆接的关节均能自由回转。
工作时,电机顺转或逆转带动齿轮箱中各对齿轮副的运转,最后由大齿轮出轴端和丝杆6连接,通过异形螺母8使丝杆6由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从而拉动上支撑2使千斤顶完成上升和下降的动作。该支撑装置负载状态下,丝杆6和上支撑2间的最大工作夹角为46度,大于现有技术中的30度夹角,提高了千斤顶的拉力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胜洪,未经杨胜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82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制热水功能的空调机组
- 下一篇:换气扇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