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空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8120.4 | 申请日: | 200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兆红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海曙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保湿 功能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机一般是由室外机和室内机组成,空调机主要有立体式和挂壁式,但不论何种空调机一般均具有制冷、制热和除湿功能,目前尚未见到具有保湿功能的空调机。人们很清楚地知道,在秋冬季节,空气一般都显得很干燥,这时如再用空调机进行调温,空气更显干燥,尤其是北方地区,在秋冬季节更是显得烦燥难忍,有时室内竹木家具,如床、衣橱、桌子、椅子、甚至地板都会开裂,造成家具的损坏。这时人们往往要用空气加湿器来对室内空气进行润湿,给人们增加舒适感。为此,能否利用空调机在对空气进行调温的同时对空气进行保湿,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具有保湿功能的空调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空调机,包括机壳和出水管,所述的机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的机壳上设置有条形凹槽,所述的出风口上设置有网格状吸水材料,所述的网格状吸水材料固定在所述的机壳上,所述的网格状吸水材料一端设置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出水管上设置有三通阀,所述的三通阀上设置有辅助出水管,所述的辅助出水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的凹槽内。
所述的机壳是挂壁式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它包括底板和前面板,所述的凹槽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所述的吸水材料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前面板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的齿形压条固定在所述的凹槽边沿上。
所述的机壳是立式空调室内机的机壳,它包括分隔板和前面板,所述的凹槽设置在所述的前面板上,所述的吸水材料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分隔板上,另一端通过所述的齿形压条固定在所述的凹槽边沿上。
所述的吸水材料设置在所述的凹槽内的部分是海棉状吸水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机壳上设置条形凹槽,在出风口处设置吸水材料,并在出水管的三通阀上设置出口设置在凹槽内的辅助出水管,可以保证空调机在运行过程中能不断地将空调机本身产生的水吹入室内,从而不需另行购置空气加湿器即可达到室内空气保湿的目的;当需要保持室内湿度时,通过控制三通阀可以方便地将空调机生成的水经辅助出水管注入凹槽内,凹槽内的吸水材料将水不断输送到空调的出风口处,空调风不断将设置在出风口处的吸水材料上的水吹入室内,从而使室内空气保持湿度;而在室内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控制三通阀使水从原有的出水管流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挂壁式空调机,包括机壳1和出水管(图未显示),机壳1上设置有出风口3和风向叶片4,机壳1包括底板5和前面板6,底板5上设置有条形凹槽7,出风口4上设置有网格状吸水材料8,网格状吸水材料8一端固定在前面板6上,另一端设置在凹槽6内,并通过齿形压条9固定在凹槽6外边沿上,吸水材料8设置在凹槽内的部分是海棉状吸水材料,出水管上设置有三通阀(图未显示),三通阀上设置有辅助出水管2,辅助出水管2的出口设置在凹槽6内。
当需要保湿时,打开三通阀使空调机内的水通过辅助出水管2流入凹槽6内,凹槽6内的吸水材料可以将水不断输送给网格状吸水材料9,空调风通过出风口4不断将网格状吸水材料9上的水吹入室内,从而达到室内空气保湿的目的。而在室内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控制三通阀使水从原有的出水管流出。
实施例二:一种具有保湿功能的立式空调机,包括机壳1和出水管(图未显示),机壳1上设置有出风口3和风向叶片4,机壳1包括分隔板10和前面板6,前面板6上设置有条形凹槽7,出风口4上设置有网格状吸水材料8,网格状吸水材料8一端固定在分隔板10上,另一端设置在凹槽6内,并通过齿形压条9固定在凹槽6外边沿上,吸水材料8设置在凹槽内的部分是海棉状吸水材料,出水管上设置有三通阀(图未显示),三通阀上设置有辅助出水管2,辅助出水管2的出口设置在凹槽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兆红,未经陈兆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81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