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噪音链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6992.7 | 申请日: | 2006-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赵锡岳;张融南;金昌;范成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军 |
主分类号: | F16G13/02 | 分类号: | F16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音 链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链条,尤其是一种低噪音链条。
背景技术
链条传动在设定的链轮之间进行,链传动是一种具有中间挠性件的非共轭啮合传动,由于链传动中的滚柱链与链轮的啮合为非共轭啮合,在工作中必然会产生振动和噪音,因而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国内外对链传动的降噪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效果也不尽相同。控制噪音可以通过改变链轮或链条的结构以减缓啮合冲击的方法,中国专利ZL01124922.6公开了一种低噪音滚柱链条,其金属制成的钢性滚柱和弹性滚柱首尾相连固定在衬套上,即弹性滚柱是沿着链条的纵向方向呈之字排列,这样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振和降低噪音的效果,但安装时费时费力成本较高,且安装准确性方面有一定难度,另外由于弹性材料是包裹在钢性滚柱外面的,在工作状态受力时其宽度就会变大,从而对降低噪音的效果及工作平稳性有一定影响。综上所述,如何切实有效地降低链条传动过程中的噪音就显得非常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就是在原发明的基础上,使链条的工作更平稳,减低噪音效果更好,并尽量提高链条的寿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如此实现的:
一种低噪音链条,包括内部链节、外部链节和由钢性滚柱(2)与弹性滚柱(1)组成的滚柱组件(7),每个内部链节都有两个套筒(4)和一对内链板(3)过盈配合,每个外部链节都有两根销轴(5)和一对外链板(6)过盈配合,钢性滚柱(2)外圆周面上设有套装弹性滚柱(1)的凹槽,所述凹槽(12)的深度为钢性滚柱(2)壁厚的50%~100%。
作为优选,弹性滚柱(1)的宽度w占整个滚柱组件(7)宽度W的30%~50%。
作为优选,弹性滚柱(1)的外径D与钢性滚柱(2)的外径d之差是钢性滚柱(2)外径d的5%~10%。
作为优选,凹槽(12)的深度是钢性滚柱(2)壁厚的100%,即钢性滚柱(2)分为两段,弹性滚柱(1)置于中间,直接套装在套筒(4)外圆面上。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滚柱组件(7)进行了结构改良,设计了一种将弹性滚柱(1)置于钢性滚柱(2)中间的新结构。其降低噪声的原理是,当链条与链轮齿冲击啮合时,由于弹性滚柱(1)的外径尺寸大于钢性滚柱(2),因而首先与链轮齿冲击接触,在冲击接触过程中,因为弹性滚柱(1)具有弹性,故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链轮齿才开始与钢性滚柱(2)接触,期间冲击碰撞被先接触的弹性滚柱(1)所缓冲,链轮齿与弹性滚柱(1)的接触过程即为降噪过程。在最佳实施例中,滚柱表面被分为三段,中间的弹性滚柱在工作状态变形时,两边的钢性滚柱对其宽度有一个限制的作用,从而,提高平稳性和耐用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安装方便、使用稳定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参考附图2,链条包括内部链节、外部链节和滚柱组件(7)。每个内部链节都有两个套筒(4)和一对内链板(3)过盈配合,每个外部链节都有两根销轴(5)和一对外链板(6)过盈配合。滚柱组件(7)包括外圆周面上开凹槽(12)的钢性滚柱(2)和置于凹槽(12)内的弹性滚柱(1),弹性滚柱(1)由耐磨合成橡胶制成,它们成对地安装在套筒(4)上,凹槽(12)的深度是钢性滚柱(2)壁厚的100%,即钢性滚柱(2)分为两段,弹性滚柱(1)置于中间,直接套装在套筒(4)外圆面上,以08ALN链条为例,弹性滚柱(1)外径D为8.15mm,钢性滚柱(2)的外径d为7.72mm,弹性滚柱(1)的外径D与钢性滚柱(2)的外径d之差是钢性滚柱(2)外径d的5%,滚柱组件(7)的宽度W为7.85mm,弹性滚柱(1)宽度w为2.74mm,弹性滚柱(1)宽度w占滚柱组件(7)宽度W的34.9%。
工作时,由于弹性滚柱(1)的外径尺寸大于钢性滚柱(2),因而首先与链轮齿冲击接触,在冲击接触过程中,因为弹性滚柱具有弹性,故被压缩到一定程度时,链轮齿才开始与钢性滚柱(2)接触,期间冲击碰撞被先接触的弹性滚柱(1)所缓冲,冲击噪声能一部分转化成弹性滚柱(1)的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润滑条件,使得链条整个工作更加稳定可靠。
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军,未经杨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69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心炉排
- 下一篇:自然回流式燃烧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