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发泡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6259.5 | 申请日: | 200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8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傅理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理平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颖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发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具体为金属发泡电池。
背景技术
化学能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普通电池由多个单体电池板组成电池组,相邻的电池板间设有绝缘隔膜,将上述电池组放入到电池盒,充入电解液即可。当电路接通时,通过电解液在两个极性相反的电池板间传输电子。现有的电池极板的结构是:由内部框架、粘合物及电池材料组成实体电极。其缺陷在于,由于该单体电池为平面结构,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小,导电能力差。由于,电极传输电流的能力正比例于电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因此现有的平面结构的电极的导电能力是有限的。如何通过改变其表面结构以改善其导电能力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增加电池板与电解液接触面积的电池,并在此基础上保证电池板在电池放电过程中能保持足够的强度。
金属发泡电池,由若干个电池单元、绝缘隔膜、电池盒组成,每个电池单元包括一个正极电池板和一个负极电池板,正极电池板和负极电池板之间为绝缘隔膜;所述的电池板包括金属发泡体和实体支架,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金属发泡体是一个刚性、可导电的网状物,它是由若干个丝状物连续交叉组成几何多边形孔(一种类似于海绵状的导电纤维材料),在其表面再附着电池材料,并保持开孔和空间;所述的实体支架粘接于金属发泡体的边缘。
上述的金属发泡体外设有用以防止其上附着的电池材料泄露的无纺布。
上述的实体支架设在金属发泡体的一边或四周。
上述的的金属发泡体设在一个纵横交叉的框架上。
上述的电池板的金属发泡体组成的可导电织物形成有若干个开口通道,同时这些织状物相连接的连续节点支持该结构能在各个方向上经受压缩、延展、弯曲、震动、加速等机械冲击。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大电池板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使电池间充分接触,从而减少所需电解液的容量和电池的体积,同时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金属发泡电池,由4个电池组、绝缘隔膜、电池盒组成,电池盒包括上盖1和下盖6,上盖1上设有进液口9,由进液口9加入电解液到箱体;如果需要也可在电池单元加入电解液排放口。下盖6的侧面设有接电端子4。
图示的电池组由4个电池单元组成,即由4个正极电池板10和4个负极电池板7组成的电极,并在相邻的正极电池板10与负极电池板7之间插入绝缘隔膜8,这些电池板10、7和绝缘隔膜8相邻接形成由4个单元组成的电池组。各个单元间电池为并联的,提供相同的电压各累积的电流。当然也可串联提供累积的电压或通过合适的串联组态获得相应的电流和电压。超声波振动器5放置于最外端的负极电池板7与电池盒体之间,由它产生全部电池板7、10和绝缘隔膜8的超声振动,可保持电池板7、10表面不会产生对电子粘滞的阻力,其频率可设置在20KHZ-120KHZ。电池盒内的上端还设有液位显示仪2及能量水平显示仪3。液位显示仪2显示从液位传感器检测出的电解液液位。
上述的正、负电池板10、7,包括金属发泡体11和实体支架12。如图2、3所示,其中的金属发泡体11是一个刚性、可导电的网状物,它是由若干个丝状物连续交叉组成几何多边形孔(一种类似于海绵状的导电纤维材料),在其表面再附着电池材料,并保持开孔和空间,这样即形成了一个多孔渗透的结构,使得整个电池板暴露,与电池中的电解液充分接触,孔的大小以及织物的大小长度由工艺流程决定。上述的金属发泡体11外设有用以防止其上附着的电池材料泄露的无纺布,这样就避免了电池材料的掉落。所述的实体支架12粘接于金属发泡体11的上部边缘,其作用是加强整个电池板的机械强度并起到集合电流的作用,该上部边缘连接有一个电极端子13。该电池板也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结构,包括金属发泡体11和实体支架12,实体支架12设在金属发泡体11的四周边缘,其中上边缘设有一个电极端子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理平,未经傅理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62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不溶毡用聚酯粉末粘结剂
- 下一篇:一种服务质量协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