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引连铸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5927.2 | 申请日: | 2006-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5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唯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唯加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11/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宝堂 |
地址: | 3140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引连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用于金属冶炼及金属杆件制造的上引连铸机。
背景技术
上引连铸机用于冶炼铜,并通过上引法生产Ф8mm、Ф12.5mm、Ф17mm、Ф25mm等不同直径的铜杆。现有上引连铸机的常用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主要包括输出架1、牵引机构2、炉体3、保温材料4、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其中加热机构的基本原理是感应加热,由熔沟5、加热线圈6、铁芯7和调压器8组成,其简易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加热线圈6相当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而熔沟5相当于次级线圈,铁芯7即磁场耦合。调压器8通电后,经过变压器输送给加热线圈6,通过磁场耦合将电能输送给熔沟5,熔沟5在通电后加热,逐渐熔化,然后将铜原料加入炉体,同时熔化,达到一定液位后,即可在牵引机构2的作用下上引出杆了。现有上引连铸机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不能停电。一旦停电时间过长,就会造成铜水凝固,很容易造成熔沟断掉,无法形成二次回路,从而使整个炉体报废;2、不能停水。该装置必须有冷却水,一旦停水,加热线圈极易烧坏;三、加热炉使用寿命太短,正常使用1-2年,若加废铜或合金,寿命更短,只有1-6个月左右;4、体积庞大,重新筑炉费用高,合计费用约为3.5万元左右,而且时间长;5、在冶炼铜银合金、铜镁合金时不仅存在寿命短的问题,而且还存在着冶炼不同产品时因原料不同而需重新筑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不会因停电或停水而受损、使用寿命长、筑炉工艺简单、可适用不同金属冶炼需要的上引连铸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上引连铸机包括输出架、牵引机构、炉体、保温材料、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石墨坩埚和石墨环加热器件,所述石墨环加热器件设于所述石墨坩埚的外部,所述保温材料设于所述石墨环加热器件的外部。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结构,当石墨环加热器件通电后,电的电热效应使石墨环加热器件相当于一个大功率电阻丝,产生热能后,辐射给石墨坩埚,然后再传给坩埚内的冶炼原料。它利用电阻性加热的方式使冶炼原料熔化,相比于现有上引连铸机的加热方式,具有以下明显优点:1、由于石墨坩埚炉体在停电情况下不会像熔沟一样断掉,因而机构就不会因停电而受损。2、由于不采用加热线圈,炉体内无须供应冷却水。3、石墨坩埚的寿命与感应炉体基本相当,因而延长了整个机构的使用寿命。4、筑炉工艺简单,材料费用节约了很多,在更换石墨坩埚时,无须每次都筑炉,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5、在冶炼铜银合金、铜镁合金等不同原料和产品时,在清除原来的冶炼原料后重新开炉即可,因而无需重新筑炉,从而可以节省大时的时间、人力和资金。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上引连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对于图1的侧示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上引连铸机所用加热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上引连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相对于图4的侧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上引连铸机包括输出架1、牵引机构2、钢质炉体3、保温材料4、结晶器9(即熔化后金属液的冷却机构)和加热机构10,加热机构10和保温材料4设于钢质炉体3内,保温材料4设于加热机构10的外部。加热机构10包括石墨坩埚11和石墨环加热器件12,石墨环加热器件12设于石墨坩埚11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唯加,未经杨唯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5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