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微型电动葫芦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5679.1 | 申请日: | 200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贾永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永时 |
主分类号: | B66D3/18 | 分类号: | B66D3/1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德强 |
地址: | 321300浙江省永康市五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微型 电动葫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起重器,特别是一种既能用于上下升降吊装又能用于斜面或水平牵引货物的多功能电动葫芦。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微型电动葫芦一般由电机、减速机构和卷筒依次安装而成,电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卷筒实现升降吊装货物,其不足之处:一是电机减速机构背靠背安装,工作时电机和减速机构都会产生大量热量,温升过高,导致电机效率低,无法长期连连续运行;二是电机一般采用锥形电机,耗材大、造价高且制动不灵;三是只能上下升降吊装,使用范围狭窄。为此,许多科研机构、生产厂家及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尝试,但至今尚未有较好的改进办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电动葫芦存在的上述弊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连续作业时间长、使用安全可靠、工效高、造价低的多功能微型电动葫芦。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包括电机、减速箱、带钩绳筒、筒体以及操控部件,带钩绳筒设置在筒体上,所述的电机固定在筒体的一端,筒体的另一端设置减速箱,减速箱由箱体、齿轮轴、一级减速齿轮和二级减速齿轮组成,齿轮轴穿过带钩绳筒与转子轴连接,二级减速齿轮设置在带钩绳筒上,齿轮轴与一级减速齿轮啮合,二级减速齿轮与一级减速齿轮的齿轮轴啮合。
为了降低电机造价,所述的电机为傍磁式三相异步电动机。
为了提高制动性能,所述电机的端部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固定在转子上的软磁体、设置在转子轴上的复位弹簧、软磁体及摩擦片,软磁体与转子轴通过花键动配连接,摩擦片固定在软磁体上,摩擦片与电机端盖内平面配合。
为了便于上下升降吊装,所述的筒体上方设有吊杆。
为了便于斜面或水平牵引货物,所述的筒体下部固定有脚架。
采用上述结构后,电机和减速箱设置在筒体的两端,有利于电机及减速箱散热,从而可有效提高电机效率,延长连续作业的工作时间;电机采用傍磁式三相异步电动机,可有效降低造价;采用软磁体刹车结构,可有效提高刹车性能;筒体上安装脚架,可有效扩大工作范围;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连续作业时间长、制动效果好、使用安全可靠、工效高、造价低、作用范围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微型电动葫芦的具体实施方案,它包括电机8、减速箱13、带钩绳筒9、筒体以及操控部件,带钩绳筒9设置在筒体上,所述的电机8固定在筒体的一端,筒体的另一端设置减速箱13,减速箱13由箱体、齿轮轴15、一级减速齿轮17和二级减速齿轮14组成,齿轮轴15穿过带钩绳筒9与转子轴10连接,二级减速齿轮14设置在带钩绳筒9上,齿轮轴15与一级减速齿轮17啮合,二级减速齿轮14与一级减速齿轮17的齿轮轴啮合。所述的电机8为傍磁式三相异步电动机。所述电机的端部设有刹车装置,刹车装置包括固定在转子上的软磁体6、设置在转子轴10上的复位弹簧7、软磁体5及摩擦片4,软磁体5与转子轴10通过花键动配连接,摩擦片4固定在软磁体5上,常态下软磁体5与软磁体6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隔,摩擦片4与电机端盖3内平面配合。在伸出电机端盖3的转子轴10上固定有风叶2,在电机端盖3上还固定有罩盖1。为了便于上下升降吊装,所述的筒体上方设有吊杆12。所述的筒体下部固定有脚架18,使葫芦能通过脚架18直接固定,便于斜面或水平牵引货物。
本实用新型升降吊装工作时,软磁体6通电产生的磁力克服复位弹簧7弹力后吸引软磁体5,摩擦片4脱离与电机端盖3接触,解除刹车制动,电机8运转,电机8的转子轴10通过连轴器11带动齿轮轴15,齿轮轴15通过一级减速齿轮17和二级减速齿轮14减速后带动带钩绳筒9转动,从而实现升降吊装工作。当升降吊装至指定位置时,操控部件使电机8断电,软磁体6失去磁力,软磁体5在复位弹簧7弹力作用下与软磁体6分离,固定在软磁体5的摩擦片4与电机端盖3内平面接触实现制动,达到刹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永时,未经贾永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56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功率脉冲激光器抗失调谐振腔
- 下一篇:木龙骨房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