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胎防滑套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4987.2 | 申请日: | 200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77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勇;郑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志勇 |
主分类号: | B60C27/18 | 分类号: | B60C27/1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10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防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防护器材,尤其涉及轮胎防滑套。
背景技术
在寒冷地区的冬天,冰雪不易融化,往往几场雪下过以后,在地面上的积雪和冰要数月后才能融化。在此其间,车辆行驶到积雪的路面上,特别是坡道上,很容易出现轮胎打滑现象,造成交通事故。针对于此,目前国内外采取的防滑措施主要是,在车辆轮胎上安装铁链,通过铁链来破坏打滑的积雪表面,起到防滑的作用。铁链防滑链的主要缺点是:安装复杂,携带笨重,车辆行驶时有明显的颠簸,易出现险情,并大大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在积雪不厚时还会对路面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安装、携带轻便、平稳安全的轮胎防滑套。其整件组合合理,能根据人们的实际使用需要而制造出各种大小规格。
轮胎防滑套,包括纤维织成面料,采取的措施包括:纤维织成面料为用高强度耐磨纤维缝制成两侧开口的桶状结构,桶状结构在两侧开口部分包缝有整圈强松紧带;桶状结构表面形成的胎面具有规律排列的纤维网孔。
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达到更好的防滑效果,特别是在路面的雪面比较坚硬时,依靠纤维与雪的摩擦及防滑钉对光滑雪面的破坏,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
纤维织成面的桶状结构的胎面两面分别经耐磨橡胶垫片铆接有至少一排,且每排至少一个防滑钉。
为防止一些不明的杂物可能会钩到防滑套上,而使防滑套脱落;桶状结构的一侧开口部分整圈强松紧带周边缝合有用于封闭轮胎外侧的面料,使轮胎的外侧为封闭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纤维织成面料为用高强度耐磨纤维缝制成两侧开口的桶状结构,桶状结构在两侧开口部分包缝有整圈强松紧带;桶状结构表面形成的胎面具有规律排列的纤维网孔。通过将其套到车辆轮胎上,行驶在积雪的路面上时,增加轮胎面与雪地的接触面积和摩擦力,起到防滑作用。采用本轮胎防滑套后,完全克服了以上几个方面的缺点,很容易安装,即使是柔弱的女士也非常容易安装和脱卸;收起来后装一个轻便的手提袋即可,便于携带;装上后行驶在雪地上,车上人员没有颠簸不适的感觉;加上防滑钉后,因为钉的高度不高,数量不多,即使穿过积雪层也不会对路面有损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总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总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总装示意图;
图4是图2、图3中防滑钉位置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4所示,轮胎防滑套,包括纤维织成面料1,其特征是:所述的纤维织成面料1为用高强度耐磨纤维缝制成两侧开口的桶状结构,所述的桶状结构在两侧开口部分包缝有整圈强松紧带2;所述的桶状结构表面形成的胎面具有规律排列的纤维网孔。
纤维织成面的桶状结构的胎面两面分别经耐磨橡胶垫片3铆接有至少一排,且每排至少一个防滑钉4。
桶状结构任一侧开口部分整圈强松紧带2周边缝合有用于封闭轮胎外侧的面料5。
本实用新型能根据轮胎尺寸的大小做成不同的撑开内经尺寸,可以做成三种方式:
第一种参见图1,即以基本结构为成品,直接可以安装到轮胎上起到防滑作用;
未融化的雪在地面上形成一个个的细小颗粒,如同细沙,车辆轮胎行驶在上面如同行驶在沙上,胎面接触到的是一个个独立的颗粒,容易出现打滑的情况。安装上防滑套后,胎面接触到的是雪粒构成的平面,依靠纤维与雪粒之间的摩擦力,而使得轮胎不打滑。
第二种参见图2、图4,在基本结构上增加防滑钉4,参见图4。防滑钉4为铆钉结构,采用高强度耐磨金属材料制成。铆接在防滑套桶状结构的胎面上时,在纤维层的内外加上耐磨橡胶垫片3,使防滑钉4与纤维织成面料1层牢固为一体。每排的铆钉数量可以用一个到数个,排与排之间的间距,可根据使用轮胎外经的大小作调整,但是必须保证胎面与地面的接触面上有一排防滑钉,以达到更好的防滑效果。加上防滑钉4后,特别是在路面的雪面比较坚硬时,依靠纤维与雪的摩擦及防滑钉对光滑雪面的破坏,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排,每排采用10个至12个防滑钉4,以获得较佳的费效比。
第三种参见图3、图4,在第一种或第二种的基础上,桶状结构任一侧开口的一端用一种较强结构的面料5缝合整圈强松紧带2周边,使轮胎的外侧为封闭状态。主要是针对路面情况比较复杂时,比如有一些不明的杂物可能会钩到防滑套上,而使防滑套脱落。加上外侧封闭做法后,即使防滑套脱落,也只可能脱落到车胎的外侧,而不会脱落到车胎的内侧,避免影响车胎内侧的部件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志勇,未经王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4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