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激励电力载波收发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4709.7 | 申请日: | 200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30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沈坚;沈晓波;李浩;周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瑞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3/54 | 分类号: | H04B3/5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12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励 电力 载波 收发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力载波数据通讯的自激励电力载波收发电路。
背景技术
在电力线上传输电力载波信号有很多种实现方法。一般传输距离越远,则要求的发送功率越大,发送装置的电源功率更大,不利于电力载波模块的微型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激励电力载波收发电路。
本实用新型包括单片机,单片机的地线连接到电缆的零线;过零检测电阻R3一端连接电缆火线,另外一端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引脚;脉冲耦合电容C2与分压电阻R2串联,其连接点接到单片机的接收引脚,两端分别连接到电缆的火线和零线;限流电阻R1、储能电容C1、晶闸管Q1三者依次串联后并联到电缆,且限流电阻端连接电缆的火线,晶闸管Q1的控制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发送引脚。
所述的单片机至少有三根线用于载波收发:它们的作用分别是:过零检测,载波信号发送,载波信号接收。
单片机检测到交流正最大值时,控制晶闸管Q1导通一次,从而使得储能电容C1充电到310V,然后单片机检测到交流过零或者负最大值时,再次控制晶闸管Q1导通,于是储能电容C1通过限流电阻R1放电或者反向充电,从而引起一个相当大的电流,于是电力线上就得到一个脉冲电压。
所述的限流电阻R1是功率电阻,阻值1-50欧姆;所述的储能电C1是无极性电容,容量0.22-5微法;所述的控制晶闸管Q1是双向晶闸管,耐压600V以上,可承受的瞬间电流20A以上。
所述的单片机采用具有外部中断输入引角、有两个模拟比较器的单片机,例如飞利浦的LPC935单片机。过零检测使用外部中断0(INT0引脚)实现。CIN1A和CIN2B分别是内部两个比较器的同相端和反相端。这里的接收采用两个比较器实现,因为接收到的脉冲是在1/2VCC附近的正负脉冲,两个比较器一个比较正脉冲,另外一个比较负脉冲。OCA(Output captureA)是该单片机的高速输出引脚,可以精确地产生期望的脉冲。
该载波收发电路从P1.0发出的脉冲信号可以经过缓冲、放大后再连接到Q1的控制脚,也可以通过隔离元件(例如脉冲变压器)连接到Q1的控制脚。其接收部分可以不直接接到单片机的模拟比较输入端,而是经过相位调整、比较、隔离等信号条理后再接入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电路发送的脉冲幅度相当强,但是这个脉冲不是由直流供电电源激励的,而是直接由发送电路产生的,为“自激励”式。相对于已有技术,发送功率大,成本低廉,体积小,稳定性高,调试方便。
本实用新型电路大量地应用在路灯的“单灯控制器”中,每个灯杆中的路灯都要安装一个,再通过通讯中继算法,最终的通讯距离在3公里以上,而且该电路成本低廉,对元器件没有特殊要求,产品的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图2为过零检测波形图;
图3为发送脉冲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发送过程中电容电压波形和电阻的电流波形图;
图5为接收到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激励电力载波收发电路包括单片机,单片机的地线连接到电缆的零线;过零检测电阻R3一端连接电缆火线,另外一端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引脚;脉冲耦合电容C2与分压电阻R2串联,其连接点接到单片机的接收引脚,两端分别连接到电缆的火线和零线;限流电阻R1、储能电容C1、晶闸管Q1三者依次串联后并联到电缆,且限流电阻端连接电缆的火线,晶闸管Q1的控制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发送引脚。
下面分别阐述其原理。
1、交流过零检测由过零检测电阻R3连接到单片机管脚,单片机引脚内部有钳位电路防止过压损坏,该引脚配置成为纯输入方式,当交流在正半周时,该引脚出现高电平,当交流在负半周时,该引脚出现低电平,这样就把正弦波变成了单片机能识别的方波,在从正到负跳变时触发单片机内部的中断,中断的时刻就是过零的时刻。过零检测的波形参见附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瑞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瑞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4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解决光罩沉积物缺陷的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横流式冷却塔塑料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