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模块化减振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9191.2 | 申请日: | 200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9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昱;赵橙子;孙海威;鲁明磊;宋晨阳;张作琼;仝志永;高频;提文猛;刘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昱 |
主分类号: | F16F3/10 | 分类号: | F16F3/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远龙 |
地址: | 44300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模块化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模块化减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各行业的仪器设备在振动、冲击工况下的应用已十分广泛,为确保仪器设备能在振动、冲击条件下可靠地工作,必须对其采取有效的减振措施,因此,作为减振技术的主要产品之一——减振器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外使用减振器的主要结构形式为:全橡胶、橡胶-金属弹簧组合形式、纯金属弹簧、钢丝绳减振器等,尽管其品种、种类繁多、形式各异,但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的程度不高,这就给工程技术人员在选型时带来诸多不便。为此,作为从事这一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有必要探索、设计、制造出一种新型的减振器,以满足各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及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组合、模块化减振器,此减振器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不同类型的弹性件组合成其它种类的减振器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模块化减振器,至少包括一框架式减振器2,由橡胶减振器2与金属安装板5,通过两次硫化将其硫化成一体,弹性件固定板1与框架式减振器2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成一体,弹性件固定板1上开有若干凹槽,若干组弹性件3可以插装在弹性件固定板1上。
上述组合、模块化减振器,弹性件3为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制成不同截面、不同刚度及强度的弹簧环。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将橡胶减振与金属弹性件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克服了橡胶减振器自振频率低的缺陷,以橡胶减振器及金属弹性件为基体,通过弹性件装配转换模块对弹性件进行不同的配制、安装与组合,可得到不同的减振特性,以适应不同设备的减振需求。同时该减振器亦可将橡胶减振器或金属弹性件为减振单元,安装与设备中需要减振的局部单元,使用灵活、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领域宽、抗超载能力强、结构紧凑、模块化程度高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动态系统要求稳、准、精、灵的场合,如用于测试装置、抗爆装置、抗风浪装置等的减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其中,图1兼做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模块化减振器,至少包括一框架式减振器2,由橡胶减振器2与金属安装板5,通过两次硫化将其硫化成一体,弹性件固定板1与框架式减振器2通过紧固螺栓连接成一体,弹性件固定板1上开有若干凹槽,两至三组弹性件3插装在弹性件固定板1上。
上述组合、模块化减振器,弹性件3为不同弹性模量的材料制成不同截面、不同刚度及强度的弹簧环。
本实用新型根据需要可单独使用,即只用框架式橡胶减振器2或仅用弹性件3,亦可组合使用。
使用时,依据减振器使用工况要求的不同,可选用不同刚性、强度及数量的弹性件3插装在弹性件固定板1上,组成不同弹性系数的减振器,同时可通过弹性件装配转换模块4对弹性件3的刚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固定,通过被试设备在振动台上的模拟试验,经传感器测出其振动参数,依据测出其振动参数调整金属弹性件3及弹性件装配转换模块4的装配位置或高度对金属弹性件3的参数进行调整,或通过增加、减少弹性件3的数量以达到最好的减振效果。
本发明将橡胶减振与金属弹性件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克服了橡胶减振器自振频率低的缺陷,当激振频率较低且接近或等于橡胶减振器的自振频率时,减振系统将产生共振,此时橡胶减振器处于非减振区,其振幅加大。这时由非线性刚度的金属弹性件(由不同刚度的金属弹性件组成)承担工作,金属弹性件在垂直方向具有非线性刚度及大变形能力,在减振区显示出相当硬的特征,使其自振频率远离激振频率,提高了系统的减振效果。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其变形能力强,可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重复冲击作用后,能自动复位,确保系统可靠地工作。
组合、模块化减振器是以橡胶减振器及金属弹性件为基体,通过弹性件装配转换模块对弹性件进行不同的配制、安装与组合,可得到不同的减振特性,以适应不同设备的减振需求。同时该减振器亦可将橡胶减振器或金属弹性件为减振单元,安装与设备中需要减振的局部单元,使用灵活、方便。
改变橡胶减振器内金属弹性件的安装角,或采用左、右旋压簧等,可改变该减振器的承载能力,使减振器受载时,内部弹性件间的作用能互相补偿、抑制,而使其具有非线性弯曲或拉伸刚度,从而达到各弹性元件相对移动时,产生非线性阻尼,可以大量吸收和耗散系统的运动能量,改善系统运行的动态特性,拓宽了该减振器的实用性。
该减振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当被安装在空间三个不同方向同时应用时,可使空间三个轴向上均具有自由变形的能力,系统可在六个自由度上起到减振、缓冲作用,同时该减振器具有突出的柔性和适中的刚度,能在工作中表现出适当的阻尼和恢复力。且具有良好的动态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昱,未经高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91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