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控式柴油机车油路供给系统电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7956.9 | 申请日: | 200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71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07 |
发明(设计)人: | 詹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国山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秀英 |
地址: | 44200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柴油 机车 油路 供给 系统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控制式油路加热器,尤其是用于柴油机车油路供给系统,解决燃油腊化,保障低温环境低标号柴油正常使用,从而保障机车冷启动和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降低燃油消耗成本的温控式柴油机车油路供给系统电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柴油机车,部分采用了进气加热方式解决冷启动,但油路供给,特别是低压油路供给系统尚未涉足,在低温环境下,进气加热为机车冷启动创造了一定的启动条件,但油路冷结后,燃油供给不上,机车仍无法启动和正常工作,仍然依靠使用高标号燃油来保证,而使用高标号燃油,又因使用高标号带来的高价格,增加了使用成本,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低标号燃油,在小于2℃低温环境下,柴油机车能够顺利启动和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温控式柴油机车油路供给系统电加热器。
一种温控式柴油机车油路供给系统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以初滤器为控制载体,在初滤器滤芯内设有电加热管,在初滤器的上端设有主要由控制芯片、继电器、热敏电阻组成的电控室,引出热敏电阻作为探头至初滤器腔室内感应油温,电控室引出电源输入端子与车载电源正极插接,负极与壳体导通构成回路;电控室正极输出端子与设置在电控室下端滤芯中的发热管插接,发热管的负极与金属外壁搭接构成回路。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初滤器进油管、油箱中的输油导管、与初滤器出油连接至输油泵的输油管内分别设有电加热丝;电控室引出的正极输出端子,还与初滤器进油管、与初滤器出油连接至输油泵的输油管和油箱中的输油导管内的电加热丝输入端子插接,发热管、电加热丝的负极均与金属外壁搭接构成回路,从而使油箱至输油泵的油路供给系统构成了整体的电加热油路。
整个油路的油温通过初滤器上的电控室来控制,从而实现油路的加热和补偿加热。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用于柴油机车油路供给系统,采用在初滤器内设加热管加热燃油,解决燃油腊化,保障低温环境下低标号柴油正常使用,柴油机车启动;当在初滤器进油管、油箱中的输油导管、与初滤器出油连接至输油泵的输油管内分别设有电加热丝时,可更充分的加热燃油,进一步保障低温环境下低标号柴油正常使用,从而保障柴油机车冷启动和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工作,降低燃油消耗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温控式电加热柴油初滤器示意图。
图2是油箱中的输油导管示意图。
图3是与初滤器出油连接至输油泵的输油管示意图。
图4是初滤器进油管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控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的温控式柴油机车油路供给系统电加热器,以图1所示的初滤器为控制载体,分为四个部分加热构成,即:图1所示的初滤器滤芯6加热,图4所示初滤器进油管18加热,图2所示的油箱中的输油导管11加热,图3所示的初滤器出油口至输油泵的输油管14加热。在图1所示的初滤器托架1上端设内置控制芯片、继电器、热敏电阻等电子元件的电控室2,引出热敏电阻作为探头到初滤器腔室,感应油温;电控室2引出电源输入正极端子3,与车载电源正极插接,负极8与壳体导通构成回路。电控室2引出四单正极输出端子4,一单元与设置在电控室2下端滤芯6内的发热管4插接;如图1、2、3、4所示,四单正极输出端子4的另三单元分别与初滤器进油管18、与初滤器出油连接至输油泵的输油管14和油箱中的输油导管11内的电加热丝19、15、12通过输入端子17、13、10插接,电加热丝19、15、12的负极20、16、9均与金属外壁搭接构成回路,由此构成了从油箱至输油泵的油路供给系统。是在电控室2的统一控制下,四单实施电加热的温控加热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国山,未经詹国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79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膜片卸荷的机动车制动空压机气缸盖
- 下一篇:注塑机抽芯阀板叠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