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健身功能的轮椅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97235.8 | 申请日: | 2006-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27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林;邱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建林;邱凯 |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H1/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守仁 |
| 地址: | 430074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健身 功能 轮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健身功能的轮椅。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椅,因受其结构的限制,其主要功能就是一个可以方便行走的椅子,使用时需要用双手驱动才能行走和双轮制动才能刹车,并且脚踏板也是固定不能动的。当使用者只有一只手可以用力却又想四处走动时或因长时间久坐轮椅而引起的腿部、腰部、以及背部酸痛和发肿时,现有的轮椅就不能解决这些重要问题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轮椅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包括健身功能在内的具有多种功能的改进型轮椅,以满足使用者需要便捷舒适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架和装在该车架上的座椅、车轮和驱动机构,座椅由靠背和座面组成。驱动机构设有可折叠式摆动曲轴和转动轴。摆动曲轴由两节曲轴组成,其内端头活动连接,其外端头通过轴承分别与车架的两个扶手杆活动连接,其轴体各装有一个与之固定连接的脚踏板,脚踏板通过脚踏板轴与扶手杆转动连接。转动轴由两节连接杆组成,其内端头活动连接,其外端头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后车轮轴的内端头连接,两个后车轮轴的外端头通过轴承各与一个后车轮连接。其中一个曲轴和后车轮轴分别装有一个小链轮、大链轮,两链轮以链条相连。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是一种由简单的机械系统组成的可折叠式多功能手动轮椅,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优点:
一是使用便捷:突破了普通轮椅需要用双手驱动才能行走和双轮制动才能刹车的局限,使用者只需用单手驱动和制动就可完成。
二是乘坐舒适:可让使用者坐在轮椅上像正常人走路一样运动,从而摆脱了因久坐轮椅而引起的腿部、腰部、以及背部酸痛的困扰。
三是搬运方便:由于前摆动曲轴、后转轴可以折叠,致使本轮椅也能够折叠,缩小了体积,从而便于搬运和存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去除座椅1部件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摆动曲轴5及其有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相对于图1旋转180度的视图。
图4是图1中转动轴7及其有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车架3和装在该车架上的座椅1、前车轮4、后车轮2和驱动机构,其中:驱动机构设有可折叠式摆动曲轴5和转动轴7;摆动曲轴由两节曲轴5-1、5-2组成,其内端头活动连接,其外端头通过轴承分别与车架的两个扶手杆3-3活动连接,其轴体各装有一个与之固定连接的脚踏板6,脚踏板通过脚踏板轴11与扶手杆3-3转动连接;转动轴由两节连接杆7-1、7-2组成,其内端头活动连接,其外端头通过螺栓分别与两个后车轮轴21、28的内端头连接,两个后车轮轴的外端头通过轴承8各与一个后车轮2连接;曲轴5-2、后车轮轴28分别装有一个小链轮26、大链轮20,两链轮以链条9相连。座椅1由靠背和座面组成。序号3-1、3-2分别是把手、底杆。
上述的曲轴5-1、5-2的结构如图3所示:其轴体上各有一个朝向相反的“U”型配重摆体14。配重摆体由两个侧板和与之活动连接的轴16组成。曲轴5-1的内端头为扁平插头12;曲轴5-2的内端头为叉口13,插头伸入叉口后通过螺栓15将二者相连,呈铰接状态。
如图3所示:上述的脚踏板6,其上部与脚踏板轴11的一端焊接,脚踏板轴11的另一端有安装孔10,该安装孔与扶手杆3-3杆体套连;其中部与小连接杆18的一端焊接,该连接杆的另一端焊接有固定半圆卡子17,该卡子与活动半圆卡子19形成整个圆柱形空腔,该空腔环抱在轴16的轴体上,并且由螺栓相连,从而使脚踏板6与摆动曲轴5呈摆动相连。
如图4所示:转动轴7中,其连接杆7-1的两端分别为槽口23、扁端头24;其连接杆7-2的两端均为槽口23。因此,通过螺栓27,使连接杆7-1的槽口23、扁端头24分别与后车轮轴21的扁端头22、连接杆7-2的一端槽口23配合相连,使连接杆7-2的另一端槽口23与后车轮轴28的扁端头25配合相连,形成整根转动轴7,同时,使两节连接杆在中部的连接处形成铰接状态,而便于折叠。
两个轴承8为单向轴承,其与两个后车轮轴构成单手制动机构,通过过盈配合和键槽配合来实现的。
下面结合附图简述一下本轮椅的工作过程:
1.驱动:可单手驱动,单手驱动左后车轮,则右后车轮通过转动轴7与左后车轮同步运动,轮椅前行。也可双手驱动,双手驱动同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建林;邱凯,未经赵建林;邱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72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