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活化复合载体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6989.1 | 申请日: | 200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01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庄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来德(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家安 |
地址: | 43003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化 复合 载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活化复合载体,它可使用在农业种植、养殖技术上,凡是需要水的动植物均可使用。该水活化复合载体可将大团聚水分子变为小团聚水分子,动植物在种养过程中使用活化水,具有杀菌、消毒功能,可促进动植物细胞的新陈代谢,体液良性循环,使氧气、营养素供给增加,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背景技术
现有使水分子活化的方法是使用超声波、微波或磁场等使水的大团聚变小,但这种方法没有从分子中原子基团振转运动的能级跃迁上根本解决问题。专利号01253776.4采用远红外技术也只能处理饮用水的活化,但不能在农业种植、养殖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水活化复合载体,它利用纳米远红外复合材料,发射一种特定波长的光波使水分子基团产生原子基团共振,具有较高能量小分子团聚的水更容易进出细胞壁,方法简单易行,应用中无须耗能又无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的:水活化复合载体,其特征在于它是在各种几何形状载体1上喷涂纳米远红外复合材料层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载体1或为簿片、或为网片、或为蜂窝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载体1或为球形、或为方形、或为正多面体。
纳米远红外复合材料由Fe、Co、Zn、Si、Ti、Cu、Ag的氧化物、硫化物等组成,用多孔电子陶瓷的生产工艺制成后细化成1200~1600目粉体,载体采用任何有机、无机材料,如塑料、橡胶、陶瓷、水泥制品、竹纤维等均可。覆盖粘结剂为无毒级的硅胶、PVC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纳米远红外复合材料层,本公司已申请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33867.2。
本实用新型水活化复合载体具有如下优点:它能在常温中发射一种远红外光波,使水分子、动植物细胞构成的分子基团强烈吸收共振。小分子团水分子的氢原子失去电子,更易于将氧气、养分、微量元素等带入细胞内,细胞的排泄物也更易排出,完成良好的循环过程。从而使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茹菌类的产量增加,品质提高;也由于该材料的杀菌消毒,分解水中的氨、氮及动物的排泄物,因此在水产养殖,家禽家畜和稀珍动物养殖也有明显增产与改善肉质,降低粪便的臭味,大大提高抗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水活化复合载体片状单面涂层的结构图。
图1.2为图1.1的结构剖示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水活化复合载体片状双面涂层的结构剖示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水活化复合载体椭圆形表面涂层的结构图。
图3.2为图3.1的结构剖示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水活化复合载体网状表面涂层的结构图。
图4.2为图4.1的结构剖示图。
图5.1为本实用新型水活化复合载体蜂窝状渗入涂层的结构图。
图5.2为图5.1的结构剖示图。
图中1.载体,2.纳米远红外复合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说明而已,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会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水活化复合载体,它是在各种几何形状载体1上喷涂纳米远红外复合材料层2。载体1或为簿片、或为网片、或为蜂窝体。载体1或为塑料、或为橡胶、或为陶瓷、或为水泥、或为竹木、或为纤维。所述载体1或为球形、或为方形、或为正多面体。纳米远红外复合材料层2是由Fe、Co、Zn、Si、Ti、Cu、Ag的氧化物、硫化物及粘结剂组成。纳米远红外复合材料层2由纳米远红外复合材料按10~80%比例掺入硅胶、PVC无毒级的粘结剂中,涂复固化而成。
具体通过各种模具成型固化后,在其表面喷涂、手刷、浸泡均可;也可将纳米复合材料直接掺入塑料、橡胶、陶瓷、纤维与粘结剂等材料中成型固化。
经实验证明: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农业种植、养殖用于活化水源可使粮食、瓜果、蔬菜、茹菌增产10~30%;水产养殖中鱼虾类增产30~50%;家禽、家畜及珍稀动物产量有大幅增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来德(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康来德(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6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