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搁鞋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6665.8 | 申请日: | 200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653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兰梅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梅忠 |
主分类号: | A47G25/00 | 分类号: | A47G2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捷华 |
地址: | 351100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鞋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日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层搁置鞋子的、又可放置于地面、柜中的鞋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穿着的鞋子也花样繁多,四季不同,以及不同场合还配套不同的式样,所以居家往往提供有较大的空间用以储藏各式备用鞋。还有在门口备有临时的搁置鞋的空间,以便提供家人回来或者访客进入室内,进行更换之需。无论是用以储藏备用鞋的鞋柜或者提供临时搁置的门口,鞋子均以并列排放,占用较大的空间,尤其是鞋柜内的空间。鞋柜设计时,为了考虑取放鞋操作之便利,往往各搁置层间设计的较高,而并排放置的鞋子仅占用了层的水平面空间,主妇也常将两只鞋子帮面对靠后放入柜中,以减少一半的占地空间,但其势必造成帮面的变形,也影响穿着的舒适性,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即成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利用鞋子帮面上方空间搁鞋的双层搁鞋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层搁鞋架,其主体结构包括一成倾斜状的搁鞋板,搁鞋板由处于边缘的支撑脚支撑。支撑脚支撑着搁鞋板,又不占下方的放鞋空间,可充分与鞋柜的层板或者地面构成双层的搁鞋空间。除拖鞋外,其余鞋子帮面均为前端矮尖而后跟高的倾斜状,故搁鞋板设计成倾斜状,充分占用下层鞋头部分的空间,两只鞋可头尾交错放置在两层上,而占用最小的高度空间。
所述的支撑脚端部关联有一水平底板,搁鞋板与水平底板间的夹角小于45度,且在搁鞋板较低端设有一挡板。水平底板的设计可保持搁鞋架稳定性,又可省略部分支撑脚占用的空间,使取放鞋操作不会受支撑脚的阻挡,而变的更加灵活。
本实用新型具有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的特点,使用操作方便,占用地面少,又可配合传统的鞋柜,增加柜体放置密度,同时还可有效保护鞋体不受挤压而变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 双层搁鞋架一立体图
图2 双层搁鞋架二立体图
图3 双层搁鞋架三立体图
图4 双层搁鞋架四立体图
图5 双层搁鞋架五立体图
图6 双层搁鞋架并排立体图
图7 使用状态图一
图8 使用状态图二
其中
1-水平底板 2-搁鞋板 3-支撑脚
4-挡板 5-凸榫 6-榫槽
7-预留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这是一款典型的双层搁鞋架,与地面或者鞋柜层板形成两层搁置鞋的空间,其包括一成倾斜状的搁鞋板2,搁鞋板2由处于边缘的支撑脚3支撑。支撑脚3处于倾斜搁鞋板2的两侧,保证从搁鞋板2后部,也即上翘部取放鞋的便利。本结构支撑较为稳定,可将搁鞋板2可做的较宽,足够放置一双以上的鞋子。
参照图2,支撑脚3端部关联有一水平底板1,搁鞋板2与水平底板1间的夹角小于45度,尤其以25至35度的倾角为佳,符合最普遍鞋帮面的倾斜度,且在搁鞋板2较低端设有一挡板4,避免放置在搁鞋板2上的鞋子下滑。挡板4采用插设结构与搁鞋板2结合,有利于成型加工,此结构中搁鞋板2、水平底板1和支撑脚3可由塑胶一体化一次成型,而后将挡板4插设于搁鞋板2预留孔7内定位。支撑脚3处于搁鞋板2与水平底板1的夹角端及相邻的两侧边缘间,后部空旷,方便取用操作。水平底板1起到稳定搁鞋架和放置鞋之需。
参照图3,图中支撑脚3处于搁鞋板2和水平底板1的夹角端,此结构中挡板4与支撑脚3为一体。所述的水平底板1、搁鞋板2和支撑脚3可由塑胶或者木质材料制成,木制的可直接将三者通过木螺钉固定,而塑胶制作的三者可通过胶粘或者超声波焊接成一体。水平底板1和搁鞋板2制成鞋样,可提示使用者放置鞋子的方向,较为直观。
参照图4,这是一种支撑脚3处于搁鞋板2和水平底板1单侧面边缘的实例,在搁鞋板2的最低端连体一上翘的挡板4,起到阻挡鞋子,避免滑离搁鞋板2。本结构水平底板1、搁鞋板2、支撑脚3和挡板4为一体化结构,适合于塑胶一次性成型。侧面的支撑脚3中部可以镂空,以节省材料,而搁鞋板2两端均得到支撑,其厚度还可做的略薄些,外观非常别致,不便适合居家,也可作为鞋商的样品架。
参照图5,这是一种支撑脚3处于搁鞋板2和水平底板1夹角端的一体化结构实例,在搁鞋板2的较低端凸设有一挡板4,本结构也适合于塑胶一次成型,其水平底板1、搁鞋板2、支撑脚3和挡板4为一体化结构,造型独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梅忠,未经兰梅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6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