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曲柄摆动飞剪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95156.3 | 申请日: | 2006-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5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朱照铭;刘海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照铭;刘海昌 |
| 主分类号: | B23D25/08 | 分类号: | B23D25/08;B23D36/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必武 |
| 地址: | 430081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曲柄 摆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单曲柄摆动飞剪,主要用于冶金行业对于黑色和有色金属冷、热带材进行连续同步剪切的横切生产线。
背景技术
飞剪是指横向剪切运动轧件,不仅要满足各种定尺的要求,而且要满足剪切精度要求,满足生产率的要求。
我国的大型钢铁企业,从上世纪70年代引进现代化的连续轧制的技术以来,飞剪机一直都是引进的重要设备之一,价格高昂。同时,随着电器等其它技术的发展,引进的飞剪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是引进的飞剪依然存在结构和运动复杂,制造成本高,易出故障等缺点,在生产实践中,也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过一些问题,如刀架开焊,刀梁断裂,主电机轴断裂,大负荷时定尺不准等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黑色和有色金属冷、热轧带材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用户要求提高机组运行速度及生产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引进飞剪机价格高达1000多万元,所以国内生产的带材剪切生产线均都使用静剪,即带材在静止状态下进行剪切。剪切速度一般都在30米/分左右,在每剪断一次带材时,机组运行速度(带材运行速度)必须降之为零的停机状态下才能进行剪切。其结果是机组速度低,生产效率低,效益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单曲柄摆动飞剪,克服现有飞剪结构和运动复杂,制造成本高,易出故障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曲柄摆动飞剪,它包括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剪切装置,剪切装置包括有机架,下刀及座7,上刀及座11,和带动下刀及座7运动的曲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分为固定机架15和移动机架9,固定机架15与移动机架9间为滑动或滚动连接,移动机架9通过滑动或滚动相对于固定机架15左右往复运动;移动机架9内放置箱形套筒6,移动机架9与箱形套筒6间为滑动或滚动连接,箱形套筒6通过滑动或滚动相对于移动机架9上下往复运动;上刀及座11和下刀及座7分别安装在移动机架9和箱形套筒6上,上刀及座11和下刀及座7的刀口相啮合;箱形套筒6的中央装有一个曲柄轴,曲柄轴通过传动装置与动力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的传动来带动箱形套筒中的单根曲柄轴转动,从而带动箱形套筒在移动机架内做上下垂直移动的同时,又带动移动机架在固定机架内做左右水平直线运动,上述结构则能实现上下两刀片在相对运动时的线速度同步,再通过电气拖动,能使飞剪在剪切区域内的剪切速度与带材运动速度达到同步。
如上所述的飞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形套筒6外形呈长方形,其结构为上下剖分的钢板焊接件,用螺栓和定位销连接;箱形套筒6两端为单根曲柄轴两偏心盘上的轴承孔,在轴承孔箱体的外侧面装有滑板,在箱形套筒上表面装有两套方向相反的调整斜楔,两外侧楔块与箱形套筒上半部分固定连接,内侧两移动楔块之间装有下刀及座7(含下刀片)用两个螺栓或液压或气动元件对移动楔块进行水平反向调节,下刀及座7也随之移动。这种结构可以确保下刀片在调整剪刃水平间隙的过程中,两刀片的平行度始终保持不变。
如上所述的飞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架的结构为整体钢板焊接体,两侧为封闭形框架,框架上横梁之间用固定上刀座的箱形梁连接,框架下横梁间用箱形梁固定连接,在下横梁上装有走行滚轮(含偏心调整机构),框架上横梁为箱形结构(承受剪切力),在其上方装有反力滚轮轨道,梁的外侧装有导向滚轮滑板,并在封闭形框架一侧的槽形立柱内表面上装有滑板(带材入口侧)。
如上所述的飞剪,其特征在于:在对面槽形立柱(带材出口侧)内装有三重式的斜楔调整装置,该斜楔调整装置的固定斜块与槽形立柱内侧的立板固定连接,中间移动斜块与调节螺栓连接做上下垂直移动,外侧移动滑板与中间移动楔块相贴做水平移动,三层板块间用螺栓横向锁定,中间移动斜块由螺栓上下垂直调节,外侧移动滑板随中间移动楔块的上下垂直移动改变成水平移动,调整好间隙后,再将三层板块用螺栓横向锁定。三重式的斜楔调整装置用来调整箱形套筒两侧的最佳运动间隙,这种整体箱形结构的移动机架,无论从强度和刚度上能承受剪切时的各种变形应力,同时能够确保箱形套筒在移动机架内的运动精度和机架运行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照铭;刘海昌,未经朱照铭;刘海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51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壳油船
- 下一篇:一种电子并行处理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