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蒸馏水内逸的锅盖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94125.6 | 申请日: | 2006-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65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付若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若擎 |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110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蒸馏水 锅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炊具,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止蒸馏水内逸的锅盖。
背景技术
自从人们用带盖子的锅或者壶烧水做饭以来,尤其是烧水产生了许多蒸馏水而且这些蒸馏水又不断的循环后便进入了我们人体内部。
由于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今天,我们对蒸馏水有了全新的认识。
蒸馏水大多都是偏酸性;含氧量极低,长期饮用极其不利于人们的健康,饮用这些水容易令人疲劳,因为人体内所有代谢废物都是酸性的,包括尿酸、汗酸、二氧化碳等。水分是人体的能量补充,中和体内酸性和排泄废物,如果补充的水分偏酸性会令身体体液长期处于酸性状态,而酸性体质更是多种疾病的源头,小问题有:容易疲劳、便秘、皮肤粗糙、黑斑、脱发等等。严重的有:心脏病、血管硬化、中风、糖尿病及风湿性关节炎。所以,若要身体健康一定要避免偏酸性液体进入体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可防止蒸馏水内逸的锅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锅盖和手柄,锅盖上设有连接有导管的孔。所述孔设在锅盖下部。锅盖内设有罩体。罩体的底边缘与锅盖的内壁圆周密封连接,罩体的上部露空,罩体即为:锥台形状。所述导管一端插入在锅盖形成的腔体,另一端伸至锅盖外,端口朝下。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
1.结构简单,只需在锅盖上开设连接有导管的孔,即可将其蒸馏水排放出。
2.无需增设其它设施。
3.可有效的将煮饭、烧水时残留在锅盖上的蒸馏水排放出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主要有锅盖1和手柄2,锅盖1上设有连接有导管5的孔3,同时令开设有一孔3与空气流通,所述孔3设在锅盖1下部。锅盖1内设有罩体4。所述罩体4的低边缘与锅盖1的内壁任意圆周密封连接,罩体4上部露空,所述罩体4即为锥台形状,并且罩体4的锥面的母线与锅柱面母线成45度。
所述导管5一端插入在锅盖1与罩体4形成的腔体,另一端伸至锅盖外,端口朝下。
其中:所述的导管5可为金属管或耐热材料管。
本实用新型的加工方法:在锅盖1的侧壁上开设两个孔3,其中一个孔插设导管5,另一孔目的在于空气流通,罩体4密封连接在锅盖1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将按照上述的加工方法制备出锅盖1,将其盖到加热的锅上即可是加热时形成的蒸馏水顺着导管流出,避免其流淌入锅内。
上述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若擎,未经付若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41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