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3796.0 | 申请日: | 200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9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林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美航 |
主分类号: | H01R24/10 | 分类号: | H01R24/10;H01R13/10;H01R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9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源插座内的电极接触件是由金属弹片靠自身弹力向中心挤压的原理而成的,刚开始使用的时候会发现插头插进插座时比较紧且取出插头时也比较费劲,一旦反复使用时间长了,又会出现弹片的弹力回落,插孔间隙变大,造成弹片与插头之间接触不良,轻则耗电大、冒火花,重则引起电源输送缺相、短路,造成电器设备损坏、烧毁,给生活工作用电带来了极大不便与危险且容易引发火灾等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耐用,使用方便的电源插座。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源插座,包括绝缘外壳、金属转轮、金属支架、人字弹簧、接线柱。所述金属转轮为两个,通过销轴分别装在两个为形的金属支架上,两个金属支架均以销钉铰接在壳体支座上,人字弹簧挂装在壳体支座的铰接处销钉上,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金属支架的下端,在弹力作用下,两个金属转轮相互抱合,金属支架通过金属支架连接角连接接线柱构成插座组件,两组插座组件装在绝缘外壳内,其接线柱连接电源线,构成一种两孔电源插座。
上述的插座组件可用三组装在绝缘外壳内,构成一种三孔电源插座。
上述接线柱设有金属电线插入孔,孔侧装有金属电线锁紧螺钉,接线柱通过金属销钉或螺钉固定在绝缘外壳上。
上述的两孔电源插座和三孔电源插座内的插座(后面)组件与插座组件之间设有防止相互短路的绝缘隔离层。
上述的插座组件的两金属转轮之间设计成针对圆头插头方便插入的椭圆形空隙。
工作原理
当插头插进一对插座组件的金属转轮中,稍用力,这对抱合的金属转轮开始滚动,将插头带入插孔中,在人字弹簧弹力作用下,使得插座与插头之间达到最佳接触,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安全送电,使用寿命长,电器设备用电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孔电源插座正面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孔电源插座正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电源插座,包括绝缘外壳1、金属转轮2、金属支架3、人字弹簧4、接线柱5。所述金属转轮2为两个,通过销轴11分别装在两个为形的金属支架3上,两个金属支架3均以销钉为轴铰接在壳体支座6上,人字弹簧4挂装在壳体支座6上,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金属支架3的下端,在弹力作用下,两个金属转轮相互抱合,两个金属转轮的抱合处,可设计成针对圆头插头方便插入的椭圆形空隙14,金属支架3通过金属支架连接角10连接接线柱5构成插座组件,两组插座组件装在绝缘外壳1内,两组插座组件之间有绝缘隔离层12,绝缘隔离层12与绝缘外壳1为一体,其接线柱设有电线的插入孔8,电源线装进插入孔8中,用锁紧螺钉9固定,接线柱5通过金属销钉7固定在绝缘外壳1上,构成一种两孔电源插座。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由三组插座组件装在绝缘外壳1内,其接线柱连接电源线,构成一种三孔电源插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美航,未经林美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3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