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式磁力轴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3345.7 | 申请日: | 2006-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7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景聪;李旭;周福兴;郭华中;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53 | 分类号: | F16J15/53;F16J15/16 |
代理公司: | 丹东汇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路云峰 |
地址: | 1180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 磁力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磁力轴密封装置是由分体的动环和静环配合构成,动环采用铜质材料制成,在动环端面上镶装摩擦环和磁体,在动环内环面上开设有O型密封圈与轴配合连接,在静环的外环面上开设有O型密封圈与端盖配合连接,动环与静环通过磁吸引力作用贴合配合进行密封。其缺点不足是由于动、静环是分离件,在现场安装,在轴上还需要开设定位机构,装配要求高,装配过程操作不便,不容易准确保证动静环安装配合要求,在安装过程中也容易造成动静环配合面不小心人为损伤,另外动环端面上镶装的摩擦环是压装在动环上,容产生变形,所以产生密封泄漏机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使用密封较果好的集装式磁力轴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动环1、静环2、环座3组成,在动环1内环面上开设有O形密封圈12,在动环1或静环2上分布镶装有永磁体23,在静环2外环面上开设有密封圈22,在环座3的侧端上开设有凸环30,在环座3内,动环1置于环座3内侧(即凸环30一侧),动环1的侧端面与环座3侧端上的凸环30配合限位在环座3体内,静环2与环座3上开设的止口台定位固定配合安装,并将动环1限定在环座3中不能脱离环座3,在环座3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密封圈36,环座3与压盖4配合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动环1和静环2集装在环座3内,动环1与静环2在环座3内中形成设计的配合串动间隙,轴5上不需要设置动环定位构成,不仅简化了轴的构造,而且其整体式安装,安装简单方便,准确性好,动环与静环配合密封性好,在安装过程中也不会造成动静环配合面人为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环座3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由动环1、静环2、环座3组成,在动环1内环面上开设有O形密封圈12及凹槽10,静环2为石墨材料制成,在静环2上设有与静环一体的摩擦端面11,其可克服因镶装摩擦环产生的变形泄漏问题,在静环2上分布镶装有永磁体23,在静环2外环面上开设有和O形密封圈22及凹槽,在环座3的侧端上开设有凸环30,在环座3的内环面上开设有止口台31,在止口台31上开设有凹槽32和卡环33,静环2安装在止口台31上并由卡环33配合定位,动环1置于环座3内凸环30内侧与静环2之间,动环1的侧端面与环座3上的凸环30内侧配合限位在环座3体内,在环座3的外环面上开设有密封圈36及凹槽35。
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动环1的侧端开设有凹台15,动环1通过凹台15与环座3侧端上开设的凸环30配合,这样可以减小轴向尺寸。在静环2外侧端开设凹台20,其与卡环33配合构成静环2外环面上O形密封圈22的凹槽,这种开放式密封圈凹槽便于装卸更换O形密封圈22。
参见附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环座3侧端的凸环30上开设有甩油槽38,以提高动环1与环座3间环腔8中的介质与外部交换流动,降低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33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口油气混输装置
- 下一篇:平衡式双向深井采油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