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摞砖、取砖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3176.7 | 申请日: | 2006-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8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文;徐策;王宝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房产建设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4 | 分类号: | B28B13/04;B28B19/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孔金满;林治锦 |
地址: | 114002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摞砖 取砖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砖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摞砖、取砖机。
背景技术
免烧砖以其节约能源和劳动生产率高而迅速得到推广应用。目前的生产工艺过程是:由压砖机压制出湿砖块,推送到砖托上,然后再用人工将砖托连同湿砖块一起搬运到堆砖场,再用人工将湿砖块一块一块地摞到砖垛上。这种工艺的工人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果能够发明一种机械来代替人工完成运砖和摞砖工作,则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并且确保砖块在搬运和堆垛过程中不会造成损坏,保证砖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全机械化作业的摞砖、取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摞砖、取砖机包括液压钗车,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取砖、摞砖机构与所述的液压钗车的液压缸相连接,此摞砖、取砖机构包括两组四根立轴、每组两根立轴、与此每组立轴相连接的一根上联杆和一根下联杆、设在此上联杆下的与立轴作滑动连接的活动架,设在此活动架和下联杆之间的与立轴作滑动连接的2-8组托板-托板架、连接相邻的托板架的链条,连接活动架和最上层托板架的链条、分别位于上联杆之下和下联杆之上的与一侧的立轴相铰接的第三联杆、设在此第三联杆另一端的耳板以及落在托板架上的砖托。
所述的耳板通过销钉与第三联杆相连接。
所述的托板架为5-7个。通常采用的托板架数量为6个。
所述的液压钗车设有三个液压缸,其中两个液压缸分别与上联杆和下联杆相连接,另一个液压缸连接在上联杆和活动架之间。
所述的托板架之间的链条长度为130-150mm。具体尺寸取决于所生产砖块的尺寸,对于目前所生产的标准砖块尺寸而言,所述的托板架之间的链条长度应为140mm。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是:
一、取砖操作
1、初始状态:
放松链条,砖托、托板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落在托板架上面。
2、取砖状态:
制砖机将一板砖送出后,停在送砖车指定位置,钗车拉起链条向上带动托板架提起140mm,使第二个托板架停在砖机送出的砖托底沿标高低10mm,当第二板砖送出后自然进入托板架,钗车重复上一动作将砖托起。
3、送料场晾晒
钗车将托起的2-8板刚制好的湿砖送到场地指定的晾晒位置后,首先在要落砖的位置垫三块159mm垫砖(在底架液压缸前,砖托内侧)然后把2-8板砖(放松链条)自然落好。钗车退出拉出托板及砖托。
二、将砖从晾晒场上垛
1、钗车对准欲搬运的晾完后的2-8板砖垛放松链条,使托板架、砖托板恢复落湿砖的状态,行走钗车使托板架、砖托板钗入2-8板砖中。
2、将链条拉起,使其恢复从送砖机取砖状态。
3、上下液压缸向内拉紧,由液压缸带动四根立轴,压进夹板,将托板上的砖夹住,放松链条,托板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然脱落在夹板上,使其托板架与托板间有一定间隙,人工抽出托板。
三、从晾晒场送至料场上垛
1、托板抽出后,钗车行走到垛砖场指定位置,放松液压缸,砖自然下落完成垛砖。
2、若要使砖向上处垛晾,完成上述摞砖动作后,钗车向上提起到指定高度,放松液压缸,砖自然落在第一垛砖上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摞砖、取砖机包括液压钗车,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取砖、摞砖机构与所述的液压钗车的液压缸相连接,此摞砖、取砖机构包括两组四立轴7、每组两根立轴、与此每组立轴7相连接的一根上联杆8和一根下联杆12、设在此上联杆8下的与立轴7作滑动连接的活动架6,设在此活动架6和下联杆12之间的与立轴7作滑动连接的2-8组托板4-托板架5、连接相邻的托板架的链条(图中未示出),连接活动架6和最上层托板架的链条(图中未示出),分别位于上联杆8之下和下联杆12之上的与一侧立轴相铰接的第三联杆3、设在此第三联杆3另一端的耳板1以及落在托板架5上的砖托13。图2中的标号14为砖块。
所述的耳板1通过销钉2与第三联杆3相连接。
所述的托板架为4-7个。通常采用的托板架数量为6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房产建设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未经鞍钢集团房产建设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3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