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级绝缘特高压自耦变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88148.6 | 申请日: | 2006-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63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顺;邹磊;王雪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光顺 |
主分类号: | H01F30/02 | 分类号: | H01F30/02;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级 绝缘 高压 自耦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耦变压器,尤其是用于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的分级绝缘特高压自耦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设备的绝缘问题是其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随着工作电压的升高,对绝缘材料的要求也随之大幅提高。现有的绝缘材料一般只能解决500KV以下的绝缘,对于当前各发达国家积极研究开发的1000KV电网,现有的绝缘材料就很难达到设计要求。特别是1000KV绝缘套管是制造特高压变压器的重大障碍,致使特高压工程的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对绝缘材料要求低、成本低、安全可靠的分级绝缘特高压自耦变压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分级绝缘特高压自耦变压器包括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A线圈、B线圈,A线圈和B线圈相串联构成自耦线圈,其中心抽头与铁芯电连接。
上述铁芯以及A线圈和B线圈安装在金属外壳中,并通过导线将铁芯与外壳电连接,外壳内部充满绝缘油,外壳固定安装在组合变压器绝缘支柱的顶端,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多根绝缘套管,从A线圈和B线圈中引出的特高压引线、超高压引线、高压引线、绝缘中性点引线分别穿过特高压绝缘套管、超高压绝缘套管、高压绝缘套管、绝缘中性点套管与外部设备连接,绝缘套管的外侧套装有电流互感器。
外壳的一侧带有绝缘出油管和绝缘回油管,并通过绝缘出油管和绝缘回油管连接冷却塔,冷却塔上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散热片中的散热油管的连端分别与绝缘出油管和绝缘回油管相连通,散热片的下方设置有风扇,散热油管上还安装有油泵;外壳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油箱和防爆管,油箱的下端与外壳的内部连通,油箱的上端连接有呼吸器。
所述的电流互感器为光纤绝缘电流互感器,包括感应线圈和骨架,感应线圈连接到模拟数字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模拟数字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光调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光调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光纤绝缘支柱和缠绕在光纤绝缘支柱上的光纤连接到光解调器的信号输入端。
在冷却塔的一侧并联有集滤器,集滤器的外壳中安装有滤芯,其入口与绝缘出油管连通,出口与绝缘回油管连通。
在A线圈和B线圈的两组引出端分别连接分接开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1)可以用已经成熟的超高压设备生产技术制造特高压变压器,使制造成本和研发周期大幅度降低。
2)安全可靠,由于特高压对绝缘的要求非常高,变压器制造中特别是绝缘套管的制造难度非常大,现在尚无很好的技术和运行经验,所以在制造和运行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对大电网构成较大的安全隐患。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使线圈对铁芯、外壳的绝缘等级由特高压级降低为超高压级,可以大大降低绝缘要求。同时使用成熟技术的超高压绝缘套管通过分级绝缘满足特高压变压器的要求。
3)体积减小,运输方便。由于特高压设备要求绝缘距离较大,因此用传统工艺制造的特高压变压器体积非常庞大,运输中要修路、修桥的费用巨大。采用本实用新型以后变压器体积减小30%左右,运输成本可降低60%以上。解决了我国现有道路状况无法满足特高压变压器运输的难题。
4)分级绝缘结构可方便地在中性点和特高压两个端点接装分接开关,有效改善调压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级绝缘特高压自耦变压器的电原理图;
图3是光纤绝缘互感器的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光顺,未经王光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88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涨式径向密封门窗
- 下一篇:功率场效应晶体管静态参数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