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位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滑动锁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620079594.0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武向文;李俊;赵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13/6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0077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位 可调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滑动 锁定 机构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位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相位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滑动锁定机构。
二、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连接器在微波传输电路中起连接同轴传输线、微带电路以及印刷板电路纽带的作用,具有工作频带宽、连接方便、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系统、微波通信工程和军工武器领域。
随着微波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通信设备对于相位控制也要求愈来愈严格,尤其是在雷达及机载自卫电子对抗的相位匹配系统中,要求电缆/连接器组件具有精确的电长度。下面简要说明雷达及机载自卫电子对抗构成及用途。
雷达是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雷达的组成部分有发射机、天线、接收机和显示器等。由于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高度等
机载自卫电子对抗系统是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在作战中用以保护自身安全、防备敌方导弹攻击的电子对抗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威胁告警、侦察监视和电子干扰等设备组成,主要任务是:在飞机突入敌目标区上空遂行攻击任务的全过程中,利用侦察告警设备自动搜索、截获、识别地空导弹系统的搜索雷达、炮瞄雷达、目标引导雷达以及敌机的机载火控雷达,并施放电子干扰,使之无法跟踪和瞄准目标;对来袭的地空导弹、空空导弹及时发出告警,以便飞行员操纵飞机规避机动或实施干扰,确保飞机安全。
虽然雷达及机载自卫电子对抗系统发展及应用前景非常广泛,然而对于生产通信设备厂家而言,只能通过对电缆/连接器组件进行切割来满足相应要求。由于每次切割和安装都难以做到“恰到好处”,所以需进行多次反复的切割、安装和测试才能大致达到要求,而且相位匹配精度也难以提高。如稍有不慎,便会因切割过量而导致电缆大量报废,使得生产成本大大增加,不利于设备的推广和使用,对于多个单元的系统的逐一相位匹配,上述问题就变得更加突出。并且传统的工艺要求调试工作人员的素质比较高,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调试工作人员必须对切割原理以及切割长度进行严格的计算,这就使得整个安装调试过程的有效时间大大增加,同时多次的切割也大大加大了调试工作人员劳动强度,从而导致单位生产率低,不利于大批量生产。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相位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滑动锁定机构,其抗震性强、相位可调,插入损耗低,驻波比较小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相位可调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滑动锁定机构,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设于连接器中间的调节螺套,调节螺套与外导体滑动接触对连接,内导体滑动接触对与外导体滑动接触对连接,两个锁紧螺母将调节螺套和前后外导体锁紧,外导体滑动接触对由两个圆筒状零件迭套构成,内接触筒前端螺纹与调节螺套相互配合,内导体滑动接触对由一个与电缆芯线相连的插针和一个内导体后端的深孔组成,内插孔和外插孔与其相应的绝缘子灌封固定。
上述内接触筒前筒为四槽或六槽,前端的接触部位突出一圈。
上述内插孔尾部劈槽数为4个,内插孔尾部的插孔收口,内插孔尾部的插孔深度远大于内接触筒和外接触筒的移动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滑动锁定机构采用调节螺套来带动内插孔和外插孔、内接触筒和外接触筒之间的相互滑动,从而改变组件整体电长度来配合与之相应设备的要求。因而,调节方便,调节精度高,插入损耗低,驻波比较小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且抗震性好,应用领域广。避免了进行反复切割而造成的浪费,节约了成本,有利于设备的大量生产及推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相位调节原理图。
图3为外导体滑动接触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导体滑动接触对的结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本实用新型配接半刚电缆的调节到两极限位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口,2-锁紧螺母,3-调节螺套,4-锁紧螺母,5-前外导体,6-卡环,7-后外导体,8-内接触筒,9-外接触筒,10-内插孔,11-外插孔,12-电缆芯线。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9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