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双充延时电池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9555.0 | 申请日: | 200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4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召伟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42;H04M1/02;H04B1/38;G06F1/26;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8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延时 电池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双充延时电池结构,应用于提供给:移动电话、MP4、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装置所需电能,特别是具有备用电能以供应临时或紧急状况用电需要。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话、MP4等电子产品几乎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必备工具,移动电话可以实现人们一对一进行远距离通信;除此之外笔记本电脑、数码照相机、掌上影院播放器等等许多的电子产品都为人们提供了更迅速、更方便、更舒适的生活,当然上述的电子产品皆有其提供的功能,然而上述的电子产品都必须依赖电能才会有启效,一旦失去了电能,上述的电子产品皆而公知的会无法执行其功能;目前充电皆须利用充电器进行充电,充电的频繁操作、等待,给使用者带来遗失时间、精神情绪上的烦恼,为了避免临时找地充电及耽误时间,有些使用者会随身携带第二块电池,再度引起;电池受温度环境的损坏、影响等造成使用不稳定状况,因此可能遗失了重要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备用电能的双面双充延时电池结构。为了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是在外壳中,第一电池蓄能部及第二电池蓄能部,第一电池蓄能部及第二电池蓄能部,皆可单独储存同等电能,一般的状态下皆以第一电池蓄能部与内部电能源装置单独连接提供电能,第一电池蓄能部电能耗尽即予以更换面或充电,第二电池蓄能部可作为备用电能,在遇临时或紧急状况时,而第一电池蓄能部电能耗尽时,即可使用第二电池蓄能部来供应电能。
所述的双面双充延时电池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池蓄能部具有单独输出电能的第一电极接口,所述的第二电池蓄能部具有单独输出电能的第二电极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出的双面双充延时电池结构,其设计有备用电能在外壳中,以正反面对称(背靠背)的方式区隔离为二部分,第一电池蓄能部及第二电池蓄能部,在遇临时、紧急状况下,可以更换备用电能,避免无电情况下的窘境。
附图说明:
下面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说明中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置、优点和特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使用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另一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1外壳;2、内部电路槽体;3、第一电池蓄能部;4、隔离带;5、第二电池蓄能部;6、第一电极接口;7、第二电极接口;8、电池固定点。
图2中、本实用新型的双面双充延时电池结构包括外壳1和内部电路槽体2所构成第一电池蓄能部3连接的第一电极接口6可单独储存电能并提供所需电能,在隔离带4分布的第二电池蓄能部5连接的第二电极接口7可单独储存同等电能并提供备用电能,目前双面双充延时电池就其材料区分为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双面双充延时电池是利用镍氢电极板或锂离子电极板构成储存电能,利用双面双充延时电池外壳1将第一电池蓄能部3及第二电池蓄能部5在隔离带4间结合组成一电池。电池固定点8在外壳1左右侧融合用于固定电池从图2中清晰地示意出了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电极接口数为2。
图3和图4,给出该双面双充延时电池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情况,因电池板的底面向下置入手机,该图3所示实施例中仅可以看到备用电能第二电池蓄能部5连接的第二电极接口7,配合该手机置入位置的第一电极接口6电源引入弹簧片9设计的相应位置提供电能,并完成电池固定点8的固定,本实用新型电池置入后,通过图4所示实施例更换备用电池或充电,在更换备用电池时,应在双面双充延时电池结构第二电极接口7基础上左侧手动;电池向右翻转可以看到电能耗尽的第一电池蓄能部3连接的第一电极接口6,并配合该手机置入位置的第二电极接口7电源引入弹簧片9设计的相应位置提供所需备用电能,并完成电池固定点8的固定,避免无电情况下的窘境。
以上诸实施例所述,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较佳实施例而已,而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召伟,未经周召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9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