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绝缘筒的椭圆形箔式线圈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8142.0 | 申请日: | 200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伟;虞海涛;钟国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志斌 |
地址: | 2122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 椭圆形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箔式线圈,尤其涉及一种带绝缘筒的椭圆形箔式线圈。
背景技术
椭圆形线圈结构的变压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节省材料等特点,近年来在变压器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椭圆形线圈结构的变压器均采用扁铜线绕制,由于线圈结构的原因,箔式线圈一直没有在椭圆形线圈在应用。传统的箔式线圈均为圆筒式结构。其最大优点是绕制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然而却无法与高压椭圆形线圈相配合,难以达到整体产品降低成本的效果。椭圆形箔绕线圈绕制时如不采取措施,线圈的内外直径很难控制,在绕制几层过后,由于铜箔的张力作用,出线铜排会被横向拉弯,导致绕制失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绝缘筒的椭圆形箔式线圈,该结构稳定,不容易松散和变形,散热效果好,制造方法方便,成品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绝缘筒的椭圆形箔式线圈,包括起头铜排、结尾铜排、绝缘筒、带绝缘纸的铜箔,带绝缘纸的铜箔层层绕制于绝缘筒上,带绝缘纸的铜箔直线部分的层间设有直线撑条,在带绝缘纸的铜箔圆弧形部分设有圆弧撑条,撑条沿椭圆的圆周均匀分布,结尾铜排与带绝缘纸的铜箔的另一端连接,起头铜排位于绝缘筒的凹槽内,并与带绝缘纸的铜箔的一端连接,在起头铜排下设有L型钢板,起头铜排位于L型钢板的L弯内,L型钢板位于绝缘筒的凹槽内,并为凹槽所固定,在绕制铜箔时,由L型钢板与起头铜排1共同承受铜箔绕制过程中的张力。
本实用新型获得如下技术效果:
(1)绕制时将绝缘筒套在绕线模上,由于绝缘筒无法开槽对出线铜排进行定位,只靠模具两端的挡板开槽限位,铜排在绕制过程中会被铜箔张力拉弯变形,因此在绕制前先在铜排下垫一块L型钢板,再将铜排放在L型钢板的L弯内,这样,由于L型钢板的L弯的限制作用,使得铜排不会被拉弯,在绕制过程中铜排不会产生变形。
(2)为使得线圈使用过程中热量易于散出,绕制时,在铜箔的层间设有撑条,使其可以通过空气散热。并不是每一层铜箔之间都需要设成条,只需要在一定层数的线圈绕制后,设撑条,再继续绕制。绕制时由于线圈不是正圆形,线圈端部绝缘会在绕制中变松散,堵塞线圈气道,因此在绕制时应将线圈气首撑条间隙中用临时小垫块垫起,将端绝缘撑紧,待浸漆后将小垫块拿掉,以保证线圈端绝缘的紧密程度。
(3)在绕制几层后,线圈的圆弧与直线联接部分会逐渐向外凸起变形,因此直线部分撑条气道高度要比圆弧部分小1~2mm。
(4)卸下模具后由于线圈圆弧部分的张力会使线圈长轴方向外径变小,因此在绕制线圈时,在圆弧两端各用绝缘纸板垫高2mm左右。
(5)卸模后用压紧装置将线圈外型尺寸定位即可完成绕制。
可应用在各种变压器上作为低压线圈的一种来使用,其导电材料可以是铜箔也可以是铝箔,绝缘材料可根据不同绝缘等级选用不同的绝缘材料。
由于线圈结构的特殊性,椭圆形箔式线圈绕制时有它独特的地方,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椭圆形线圈在绕制时存在的问题。以便绕制出合格的椭圆形箔绕线圈。
本实用新型经过多次试验改进,成功地解决了椭圆形(实际上形状为类似椭圆形)箔式线圈的绕制难题,绕制出的椭圆形线圈完全满足产品生产需要,该型式线圈具有体积小、填充系数高、散热效果好、节约材料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绝缘筒的椭圆形箔式线圈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绝缘筒的椭圆形箔式线圈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带绝缘筒的椭圆形箔式线圈,包括起头铜排1、结尾铜排5、绝缘筒6、带绝缘纸的铜箔7,带绝缘纸的铜箔7层层绕制于绝缘筒6上,带绝缘纸的铜箔7直线部分的层间设有直线撑条4,直线撑条的个数根据直线部分的长度决定,通常以张紧铜箔为限,在带绝缘纸的铜箔7圆弧部分设有圆弧撑条3,撑条沿椭圆的圆周均匀分布,结尾铜排5与带绝缘纸的铜箔7的另一端连接,起头铜排1位于绝缘筒6的凹槽内,并与带绝缘纸的铜箔7的一端连接,在起头铜排1的下垫有L型钢板,起头铜排1位于L型钢板的L弯内,L型钢板位于绝缘筒6的凹槽内,并为凹槽所固定,在绕制铜箔时,由L型钢板与起头铜排1共同承受铜箔的张力。本实施例中,直线撑条4比圆弧撑条3的厚度小1~2mm。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8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
- 下一篇:粉料定量包装机的托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