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色调光冷阴极荧光照明灯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78137.X | 申请日: | 2006-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3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诸玉华;潘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玉华;潘有彬 |
| 主分类号: | H01J61/00 | 分类号: | H01J6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建清 |
| 地址: | 210018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调色 调光 阴极 荧光 照明 灯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设计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光的亮度和光的颜色会对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影响,甚至能改变人体生物钟和生理节律。每个人的视觉特性不尽相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照明的亮度和光色也有着不同的需求。
任何灯具除了亮度以外,光线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色温就是光线颜色的一种定量表示方法。
白炽灯的亮度可以自由进行调节,但其最高色温一般为2700K,且随着灯光亮度的减小而同步降低,即白炽灯亮度调节时,其辐射光的色温随之改变,且不可单独进行控制。
荧光灯的发光效率比白炽灯高出4~6倍,是当前使用范围最广的高效节能照明光源,根据电极工作原理的不同,荧光灯分为冷阴极和热阴极荧光灯两大类。热阴极荧光灯的亮度调节比较复杂,可以有电压、频率、阻抗调节等方法,由于热阴极荧光灯的亮度连续调光电路成本较高,实际使用中,一般产品均不配有连续调光功能。冷阴极荧光灯的亮度调节较为简单,一般采用调节灯管工作电流的方法就可实现,是实现连续调光的理想长寿命照明光源。
荧光灯管内壁涂覆的荧光粉,有普通荧光粉、彩色荧光粉和三基色稀土荧光粉等多种材料。任何荧光灯管的内壁所涂覆的荧光粉类别不同,就可以得到不同颜色和色温的照明光源,荧光灯一旦制作完毕,即使亮度进行改变,其发光的颜色和色温近乎不变。
因此,采用现有技术制成的照明灯具,不管是采用白炽灯还是荧光灯做光源,都无法在调整亮度的同时自由调节光的颜色和色温。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目的是,设计一种可调色调光的灯具,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合对照明的亮度和光色的不同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由冷阴极荧光灯管、可调光逆变电路、灯罩和灯座构成的调色调光冷阴极荧光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由一个灯罩内的颜色和色温不同的多组冷阴极荧光灯管构成一个灯具单元。
灯罩内不同颜色和色温的冷阴极荧光灯管,可以通过相应的调光电路进行亮度调节,经过灯罩的反射、混光后,就可以输出一个亮度和颜色均可自由调节的照明光源,达到了高效、节能和满足人们对照明的亮度和光色的不同需求的设计目的。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平行排列调色调光冷阴极荧光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低色温灯,(2)为高色温灯,(3)为灯罩,(4)为灯座,(5)为调光电路。
图2为U形排列调色调光冷阴极荧光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同图1。
图3为螺旋形排列调色调光冷阴极荧光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同图1。
图4为典型的单路冷阴极荧光灯管调光电路工作原理图。图中的CCFL为冷阴极荧光灯管,从Vin输入一个12V的直流供电电压,从Vbr端输入一个0~5V的亮度控制电压,输出的VH、VL用于启动和点亮冷阴极荧光灯管,Vrms用于灯管的开关控制。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两组不同色温的冷阴极荧光灯管组成一个灯具单元。一组冷阴极荧光灯光的色温为2700K,另一组冷阴极荧光灯光的色温为7000K。灯管的总数量和总功率可根据需要选定,排列方式可根据空间尺寸和功率分别采用图1的平行排列式或图2的U形排列、图3的螺旋形排列。灯罩(3)用透明工程塑料压制,内部制成晶钻式漫反射表面。
在两路调光电路的控制下,两组灯光的亮度自由可调,混合后的光源不仅亮度可变,发光颜色也会随着两组灯管的亮度不同而发生改变。
实施例2:
分别采用高、中、低三组不同色温或红、绿、蓝三组不同颜色的冷阴极荧光灯管组成一个灯具单元。灯管的数量、排列方式和灯罩制作等同实施例1。
在3路调光电路的控制下,三组灯管的亮度自由可调,照明光源混光后不仅亮度可变,颜色或色温也会随着三组灯管的亮度不同而发生艺术性地改变。
本实用新型由于光色和光度值都可以分别自由调节,可以自由模拟黄昏和黎明的光色环境,使用者也可以根据各人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年龄,喜好以及生理心理的感受,调节出自己所需要的最佳照明方案,减轻视觉疲劳,更可增加现代家庭照明的艺术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玉华;潘有彬,未经诸玉华;潘有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81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传感器插座
- 下一篇:中央空调环境监控节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