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罩极电机短路环压装焊接组合机床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6896.2 | 申请日: | 2006-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90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23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志群 |
主分类号: | B23K37/047 | 分类号: | B23K37/047;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观;张云 |
地址: | 213000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短路 环压装 焊接 组合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组合机床,主要用于罩极电机短路环的压装及焊接。
背景技术
在我国目前的罩极电机的生产过程中,对短路环的压装和焊接操作均是用手工完成,其工作效率低,费时费力,且加工出来的产品质量较差,一致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加工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均好的罩极电机短路环压装焊接组合机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罩极电机短路环压装焊接组合机床,包括工作台、回转台、电机、变速箱、主轴和焊枪,回转台位于工作台上方,回转台上设有下模工装,电机通过变速箱、主轴传动连接回转台,工作台上围绕着回转台布置有工位架、焊架和若干工位气缸,工位架上固定有下料气缸和压模缸,压模缸的活塞杆上装有上模工装,焊架上安装焊枪,回转台转动时,回转台上的下模工装能分别位于压模缸上的上模工装和焊枪的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后的,由于电机通过变速箱、主轴传动连接回转台,回转台转动时,回转台上的下模工装能分别位于压模油缸上的上模工装和焊枪下方,因此,工件随回转台转动到固定位置时,由若干工位气缸、若干压模缸上的上模工装、焊枪和下料气缸依次对其操作,分别完成罩极电机短路环的上料、压装、焊接、整形及下料工作,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加工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均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罩极电机短路环压装焊接组合机床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的右视图;
图5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工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另一种工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气缸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待加工的罩极电机及短路环在进入本实用新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沿C-C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罩极电机及短路环在第一工位的操作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罩极电机及短路环在第二工位的操作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罩极电机及短路环在第三工位的操作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罩极电机及短路环在第四工位的操作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罩极电机及短路环在第五工位的操作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所加工的罩极电机及短路环在第六工位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2、3、4、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罩极电机短路环压装焊接组合机床,包括工作台7、回转台6、电机24、变速箱21、主轴23和焊枪20,回转台6位于工作台7上方,回转台6上设有下模工装13,电机24通过变速箱21、主轴23传动连接回转台6,工作台7上围绕着回转台6布置有工位架3、焊架11和若干工位气缸4,工位架3上固定有下料气缸17和压模缸1,压模缸1的活塞杆上装有上模工装19,焊架11上安装焊枪20,回转台6转动时,回转台6上的下模工装13能分别位于压模缸1上的上模工装19和焊枪20的下方。
如图2、6所示,所述的压模缸1及其上模工装19有五组,该五组压模缸1及其上模工装19加上一组焊架11及其焊枪20,一共形成六个工位。当然,压模缸1及其上模工装19不限于五组,也可以是一组,或一组以上;焊架11及其焊枪20也可以是二组。压模缸1一般采用气缸或油缸。
如图2、6、7、8所示,所述的工位架3为四个,其中第一、第二个压模缸1装在第一个较大的工位架3上,其余的压模缸1分别装在各自的较小的工位架3上;工位架3为也可以是一整体结构,各压模缸1可一起装在该整体工位架3上。工位架3是龙门架形式;工位架3也可以是悬臂梁形式。
如图1、2、3、4、5所示,为了防止压模缸1偏磨,上模工装19上固定有导柱2,导柱2与工位架3上的导孔滑动配合。
如图1、2、3、4、6所示,为了使回转台6转动精确到位,工作台7上还固定有回转台定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志群,未经汪志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68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