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面积受力砼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6872.7 | 申请日: | 2006-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2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从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从卫民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积 受力砼 预制 拼装 多用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机械安装固定砼基础,具体地涉及砼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中,砼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因其具有现场施工周期短,拆、装、运方便快捷,无环境污染,无资源浪费,并能提高塔机的利用效率和节约塔机的使用成本,而普遍受到业内的重视,在不少地区得到推广应用。本发明人近两年来提交了多份关于砼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的专利申请,对现有技术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如对塔机基础组合体的联接装置的改进,对塔机固定多组合螺栓孔位的设计,配置抗扭配重件,以及对基础受力状况的改进等,使砼预制拼装塔机基础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尤其是对基础受力状况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塔机基础的受力面积(亦即承重能力),使其应用范围更广。但该技术方案由于在组合件凸梁上开孔较大,在提高其受力面积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影响组合件的凸梁受力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面积受力砼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在有效提高基础受力面积(亦即承重能力)的同时,不影响凸梁受力能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全面积受力砼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包括砼预制件的组合体,组合体的联接紧固装置、抗剪件及塔机固定装置,所述的组合体由中心件、过渡件、端件、中间配重件及边缘抗扭配重件构成,所述的组合体还包括设置其上的分力梁,以及分力梁与组合体表面之间所设置的垫板;所述分力梁对称设置于过渡件、端件的凸梁两侧,分力梁与过渡件、端件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无须在过渡件、端件的凸梁上开有供分力梁穿过的孔,而仅需开出供连接螺栓或钢铰线穿过的连接孔即可,由于该连接孔直径很小,对凸梁受力能力无任何影响。本实用新型能将塔机基础组合体的受力有效地传递给中间配重件和边缘抗扭配重件,使塔机基础整体面积受力,大大提高了塔机基础的承重能力。同样面积的基础,既可用于小吨位塔机,也可采用本技术方案适应于大吨位塔机,从而在不增加大吨位塔机基础的造价和施工成本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灵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全面积受力砼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为一砼预制拼装体,整体呈八角风车形,分力梁6对称设置于过渡件2、端件3凸梁两侧;设置于过渡件2上的分力梁6两端端头压在中间配重件4的表面,设置于端件3上的分力梁6两端端头压在边缘抗扭配重件5的表面。分力梁6相邻的两端端头位于中间配重件4或边缘抗扭配重件5的中心线两侧。分力梁6与中间配重件4、或与边缘抗扭配重件5的表面间设置有垫板7,三者紧密压合在一起。
如图2所示,垂直于过渡件2、端件3的凸梁分别设置有连接孔8,平行于分力梁6轴线设置有连接孔9。螺栓穿过连接孔8、连接孔9,用螺母将过渡件2或端件3与分力梁6连接固定于一起。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垂直于过渡件2、端件3的凸梁分别设置有连接孔8,平行于分力梁6轴线设置有连接孔9。钢铰线穿过连接孔8、连接孔9,用锚夹具将过渡件2或端件3与分力梁6连接固定于一起(未提供图示)。其余实施如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全面积受力砼预制拼装多用塔机基础,它的受力能力比未加分力梁6的塔机基础提高3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从卫民,未经从卫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68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化验单用病历附页
- 下一篇:自加热防冻风雪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