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随身健康盒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6113.0 | 申请日: | 200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80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浩强 |
主分类号: | B65D25/20 | 分类号: | B65D25/20;B65D43/16;B65D25/2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32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身 健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具体地说是一种随身携带的可保存有本人健康信息和身份信息的盒状体。
背景技术:
通常有老人、病人等特殊人群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不能及时获得救助,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需要救助者未能发出求助信息,需要救助者未能得到针对性的救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随身健康盒,以使可能发生意外的特殊人群在需要救助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可随身携带的盒体,所述盒体在结构上分设为两部分,一部分设置为声光报警装置,另一部分设置为容物空腔。在容物空腔的部分设置带有挂扣的可启闭的盒门;在声光报警装置中采用发光二极管和蜂鸣器。
本实用新型作为老人或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随身物件,在日常使用中,容物空腔中放置关于携带者身份、携带者健康问题,甚至包括携带者紧急状况下需要使用的药品等小物件,在紧急情况发生时,通过触发声光报警电路进行声光报警,以此作为需要救助的人发出的求助信号,使携带者在需要救助时能够得到即时有效的帮助,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极大地提高了老人或病人等特殊人群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声光报警装置、2容物空腔、3挂扣、4盒门、5发光二极管、6蜂鸣器、7挂孔。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设置可随身携带的盒体,盒体在结构上分设为两部分,一部分设置为声光报警装置1,另一部分设置为容物空腔2。
具体实施中,可以在容物空腔2的部分,设置带有挂扣3的可启闭的盒门4。在声光报警装置1中采用发光二极管5和蜂鸣器6。
为了便于携带,还可以在盒体上设置挂孔7,在挂孔7中穿入挂绳作为挂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浩强,未经陈浩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6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装饰底部的器皿盒
- 下一篇:一种圆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