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涤设备的排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5475.8 | 申请日: | 200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8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刚;姜东利;陈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8 | 分类号: | D06F39/08;A47L15/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涤 设备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涤设备的排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减少洗涤设备在排水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洗涤设备(例如波轮洗衣机、滚筒洗衣机、洗碗机等)的排水装置主要由波纹管、排水泵和排水管组成。例如实用新型专利ZL97232381.3揭示了一种用于衣物洗涤的洗衣机中的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包括与外桶相连接的波纹管、排水泵和排水管,其中排水泵的进水口与波纹管直接连接,排水泵的出水口与排水管连接。通过该排水装置,外桶内的水直接由排水泵排出。但是,在使用时,该排水装置存在以下的问题,即当排水进行一段时候后,排水泵中的水位逐渐降低,当低于某一水位时,排水泵所排出的将是水和空气的混合体,排水泵会因为空气的混入而产生较大的排空气的噪音。
为降低上述排水泵排空气所产生的噪音,中国发明专利申请99806721.0公开了一种通过在排水泵和排水软管之间设置一旁通软管以降低洗衣机排水泵噪音的解决方案。但是该旁通软管的增加除了需要在排水软管作相应的开口设计之外,排水泵体也需要作相应的改动,由于排水泵体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因此改动排水泵体无疑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又可以降低洗衣机排水泵噪音的洗涤设备的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波纹管、排水泵和排水管,所述排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波纹管相连,所述排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排水管相连,其中所述波纹管和排水管之间还连接有一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排水泵并联。
优选的,所述洗涤设备为洗衣机,其包括外桶,所述波纹管的进水口直接与所述外桶相连。
更为优选的,所述洗涤设备为波轮洗衣机。
或者,所述洗涤设备为滚筒洗衣机。
又或者,所述洗涤设备为洗碗机。
优选的,所述波纹管与所述排水管分别通过夹箍直接和所述排水泵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波纹管和排水管分别通过夹箍连接。
更为优选的,所述回水管的内径小于所述排水管内径的20~50%。
优选的,所述回水管通过橡胶材料或PVC塑料材料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洗涤设备的排水装置,在使用时,洗涤设备所排出的水经过波纹管后,流入排水泵,在排水泵的作用下大部分水经过排水管直接排出;少部分水经过回水管流回到波纹管,然后流入排水泵,从而保证排水泵中不致空气的混入,有效地避免了排水泵由于排空气或空气和水的混合体而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洗涤设备的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洗涤设备的排水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滚筒洗衣机的排水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相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排水装置可直接应用于洗衣机(波轮洗衣机或滚筒洗衣机等)或洗碗机等洗涤设备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以滚筒洗衣机为洗涤设备的一个例子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所述滚筒洗衣机包括外桶1,以收容滚筒(图中未示出)和洗涤衣物以及洗涤水,在洗涤水和滚筒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洗涤衣物的功能。当洗涤过程中或洗涤程序结束后,洗衣机根据需要启动排水程序,洗涤水通过排水装置排出。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排水装置包括波纹管2、排水泵3以及排水管4,其中所述波纹管2的进水口直接与所述外桶1相连,所述排水泵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所述波纹管2的出水口和所述排水管4的进水口通过夹箍8、9相连。于所述波纹管2与所述排水管4之间相对于所述排水泵并连有一回水管5,所述回水管5的两端通过夹箍6、7与所述波纹管2和排水管4相连。当然,所述波纹管2与所述排水泵3之间、所述排水泵3与所述排水管4之间、以及所述回水管5与所述波纹管2和排水管4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连接,例如螺纹连接、粘合等连接方式。优选的,在保证所述排水泵3不至于排空气的前提下,所述回水管5的内径D1越小越好,例如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水管5的内径D1设计为小于所述排水管4内径D2的25~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54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