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同轴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75422.6 | 申请日: | 2006-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8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吴体荣;朱礼吉;许达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31/02;H01R31/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根水 |
| 地址: | 21001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特别是一种改进的L9(1.6/5.6)射频同轴连接器,属于通信技术中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L9(1.6/5.6)射频同轴连接器,是用在75欧特定的特性阻抗条件下的一种连接器,为满足一定的电器性能,其外形结构均有相应的要求,造成连接器加工工序多而复杂,加工难度大。市面上L9(1.6/5.6)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均采用金属Cu材料,且一直沿用传统的车、铣等工艺。但在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铜的价格持续上涨,连接器加工工序多而复杂,材料浪费严重。随着近几年来,压铸工艺与模具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采用压铸工艺来制造连接器的外壳的优越性不断显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改进的L9(1.6/5.6)射频同轴连接器,它可有效克服成本高、工序多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结构是通过Y型插头和直插头上的螺套将Y型插头与直插头通过双通插座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电器回路。
其中基座、外导体、双通外导体、外壳护套、螺套全采用合金压铸的方式制作,设计压铸的合金有锌铝合金和锌铜合金两种。为了保证外观质量,外导体其外表面设计了两种样式:即拉丝和喷砂。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将外导体的压铸口设置在下面,即正常装配后,该面法向与螺套5的轴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射频同轴连接器除关键部位外改为合金压铸后,其关键的技术指标与使用性能没有发生任何改变,但与原来相比重量减轻,节约材料,生产加工简单。因采用模具压铸,连接器的外形与腔体一次成型,这样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原不易加工的一些内腔体通过模具工艺的改进,一次成型而不用加工,其电器性能也与原来相比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1为基座、2是外导体、3是双通外导体、4是外壳护套、5是第一螺套、6是第二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1,其结构是基座1装在外导体2上,第一螺套5、第二螺套6间装双通外导体3,外壳护套4通过螺纹装在直插头上,通过Y型插头和直插头上的螺套将Y型插头与直插头通过双通插座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电器回路。所述的基座1、外导体2、第一螺套5、第二螺套6均为合金压铸,外导体2外表面采用拉丝处理。采用拉丝处理的原因是:在具体的工艺处理过程中,因合金表面不易电镀,电镀后会出现起斑、起泡等现象,经过研究与实验后,在模具设计时将外导体的外表面、螺套均设计成拉丝状,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外观与电镀问题。
所述的外壳护套4、第一螺套5、第二螺套6采用合金压铸。在使用时,当直插头压接好线后将外壳护套拧上,起着保护与屏蔽作用,第一螺套5与第二螺套6在Y型插头、直插头与双通的连接过程中起着固定作用,保证线路不致中断。
所述的Y型插头是由内部设置内导体、绝缘子的基座1和外导体2、以及第一螺套5连接而成。
所述的双通插座是由内部设置内导体、绝缘子的双通外导体3组成。
所述的直插头是由内部设置内导体、绝缘子的外壳护套4和第二螺套6连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54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