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层实木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3351.6 | 申请日: | 200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3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道地板(苏州)有限公司陈士民 |
主分类号: | B27M3/04 | 分类号: | B27M3/04;B27D1/04;B32B2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建民 |
地址: | 21523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实木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尤其是一种三层实木地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木地板观赏装饰性要求,以及舒适感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地板表面都很平整、光滑,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不可避免的会被磨花、划上划痕,受到损伤,这样地板就变的破旧、难看。常常可能会因为一个不小心,划伤一处表面,影响整个地板的美观。
另外,仿古家具、仿古产品日益流行。很多人喜欢这种仿古风格,喜欢朴实、回归自然的感觉,这也对地板品种发展提出了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层实木地板,它具有仿古装饰外观、立体感强、不惧怕磨损及划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层实木地板,它包括有表层板、基材板、底层板,三层板相邻层板的木纹纵横向交错,层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压合成整体,所述表层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木纹状凹痕。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解释:
1.所述木纹状凹痕部位涂饰设置有有色油漆层。比如黑色的油漆、或白色的油漆,这样可以更加反衬出木纹状凹痕,带来更强烈的立体感,以及逼真的古旧感。
2.所述表层板的上表面整体涂饰设置有清水漆层。这样,除了木纹状凹痕部位,地板的其他表面保留了木材本色,使地板具有朴实自然的外观。
3.所述底层板的下底面设置防潮膜。
4.所述三层实木地板的侧面设置防潮膜。
5.所述防潮膜为铝塑复合膜。
6.所述底层板的底部设置有通风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实木地板它具有仿古装饰外观、纹理清晰,立体感强、不惧怕磨损及划痕,经久耐用。
2.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实木地板,其表面木材木质松软的部分已经被打磨掉,剩下木质较硬的部分,所以耐磨性能更好。
3.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实木地板防潮、防水性好,三层纵横纵交错结构合理,抗伸缩、不易变形。
4.产品美观古朴自然,适合现代人审美,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剖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表面示意图。
其中:1表层板;2基材板;3底层板;5木纹状凹痕;6有色油漆层;7清水漆层;8防潮膜;9通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三层实木地板,它包括有表层板1、基材板2、底层板3,三层板相邻层板的木纹纵横向交错,层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压合成整体,所述表层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木纹状凹痕5。
如图1、图2所示,在木纹状凹痕5部位涂饰有有色油漆层6。可以黑色油漆、或白色油漆等,这样可以更加反衬出木纹状凹痕,带来更强烈的立体感,以及逼真的古旧感。表层板1的上表面整体涂饰有清水漆层7。
上述表层板1表面可以按如下方式加工:
①先用钢丝滚子在普通板的表面高速运转,打磨掉木板表面自然木纹理质地较松软的部分,剩下较硬的木质纹理部分凸起。
②然后,在上述打磨后的板子上涂饰有色油漆,接着用砂光机进行平面砂磨,使凹痕处的有色油漆保留,而涂在凸起的较硬木质纹理部分的有色油漆被磨去。这种加工方式,其有色油漆的磨损量随凹痕深浅还有一定变化,富有立体感。并且,日后使用中的磨损也不会给地板整体美观带来影响。
③最后,再在木地板上整体涂饰一层清水漆,这样,除了木纹状凹痕5部位,地板的其他表面保留了木材本色,使地板具有朴实自然的外观。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三层实木地板的下底面(即底层板3的下底面)以及侧面还设置有防潮膜8。防潮膜8为铝塑复合膜,利用防潮膜8可以有效防止潮气由地板的底面和侧面侵入。
底层板3的底部设置有通风槽9。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三层实木地板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道地板(苏州)有限公司陈士民,未经麦道地板(苏州)有限公司陈士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33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人搬运车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非特定人外语语音现场控制集群机器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