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620073062.6 申请日: 2006-04-30
公开(公告)号: CN200962016Y 公开(公告)日: 2007-10-17
发明(设计)人: 周光明;王新峰;袁卓伟;于殿君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F41F3/077 分类号: F41F3/077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阙如生
地址: 210016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整体 冲破 复合材料 薄膜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属导弹发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导弹发射盖的设计是影响导弹快速反映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研制导弹贮运发射箱时,箱盖的设计非常重要。主要要求是能承受一定的压差,密封性能好,在发射导弹时迅速打开。为满足上述要求,导弹发射箱盖过去常采用机械盖,爆炸螺栓开启盖等,参见US Pat.3970006,1976,US Pat.4333381,1982,但这些箱盖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如机械打开盖需要用液压系统打开,机构复杂,不仅增加了箱的重量且耽误操作时间,爆炸盖反应较机械盖打开迅速,但是重新装弹和维修比较复杂,且采用火工品运输,贮存困难。

国外已经研制出易碎薄膜盖,参见美国专利US Pat.4498368,1985,该种薄膜盖以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为基本组成材料,在不同铺层上刻制撕裂线形成薄弱区,薄膜盖能承受一定的均布压力且在较小的集中力下就可使薄膜盖以预定的轨迹破碎,反应迅速,提高了导弹发射效率。但是,该种复合材料薄膜盖有其克服不了的不足之处,即薄膜盖须在导弹端部的作用下破坏,薄膜盖必然会对接触薄膜盖的导弹端头产生不利影响;J.H.WU、T.Y.Kam等研制出另一种结构形式的复合材料薄膜盖。参见J.H.Wu,W.T.Wang,T.Y.Kam Failure analysis of a frangible laminated compositecanister cover.Proc Inst Mech Eng,1999,vol.213,Part G:187-95;T.Y.Kam,J.H.Wu,W.T.Wang External failure pressure of a frangible laminated compositecanister cover.Composite Structure.1999,vol.47:56 3-569。如图1所示,利用发射前导弹引擎产生的气流冲击薄膜盖,薄膜盖以预定的四瓣形式整体飞掉,不会对导弹发射产生不利影响。如图2所示,其薄膜盖由内向外凸起,主体与框架采用树脂胶接而成,主体部分则由四块对称板胶接形成整体结构。通过增加胶接厚度,降低胶层应力水平以达到承压指标。该种薄膜盖结构复杂,主体与框架采用纯树脂进行胶接,承压能力较小,且采用纯树脂连接的薄弱区制作困难,工艺复杂。成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将气泡带入树脂区,薄弱区易形成内部缺陷,造成整体强度下降,质量的稳定性得不到满足。薄膜盖内外结构不对称,内外承压能力不一致,因此,这种类型的薄膜盖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的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

一种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其特征在于:该薄膜盖由外围向内包括框架、薄弱区、主体;在主体内表面还粘贴有铝箔作为屏蔽层;主体与框架胶接,胶接处即为薄弱区,薄弱区外侧及内侧都粘贴有起增加薄弱区强度作用的整布或布条。

本使用新型的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的特点。并且实验证明,该薄膜盖以预定轨迹整体破坏,破坏后没有任何残渣留下,因此,薄膜盖不会对导弹的发射产生任何不利影响,且反应迅速。另外,可以通过调节整布或布条的层数、宽度来调节薄弱区强度,以满足不同压力指标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国外研制的薄膜盖破坏形式图。

图2是国外研制的薄膜盖结构形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成型模具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成型模具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冲破试验装置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冲破式复合材料薄膜盖薄弱区结构形式图。

图3中标号名称:1、框架,2、薄弱区,3、主体。

图4中标号名称:4、起模扶手。

图5中标号名称:5、上模,6、下模,7、薄膜盖,8、预制刻痕。

图6中标号名称:9、压力表,10、法兰圈,11、气泵。

图7中标号名称:12、贴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3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