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试与改善桩承载性能的环形予埋箱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1023.2 | 申请日: | 2006-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1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王翠英;吴勇;吴宁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改善 承载 性能 环形 予埋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桩基测试、改善、可动桩工艺、补救、科学研究等多领域的环形予埋装置。
背景技术
本设计人于95年申请了名称为《一种测试或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方法及其专用皮囊》的发明专利(参见CN1144332A),该方法使桩基的承载力测试和加固提高变成现实,费用也较低,但予埋装置的针对性、适用性及可靠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更好,集桩的测试、加固、注浆等作业循环于一身的装置,它是CN1144332A专利申请的改进与完善的更新一代装置及技术,该装置是将附有液压管路的液压缸装在有可靠保护功能又兼做注浆腔(也附带有注浆管路)的箱体内部一同设置并予埋在桩身混凝土中。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技术解决方案:1、予估桩底段的加固力及位移量,确定该装置的设计、制造;2、常规桩成孔、清空;3、根据事先确定的桩底段划分,将该装置的上下底板与桩段钢筋笼主筋焊牢、将各种进出管路与装置上予留接口连接好并敷设在钢筋笼内侧。4、一同随钢筋笼将该装置及外接管路投放在桩孔里并浇筑在桩身混凝土中,环形装置的内环孔便于浇灌水下混凝土导管的穿插;5、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70%或者注浆物硬化70%后,由地面上的油泵通过桩内的进液管、液压缸对桩段逐级加压至设计压力,同时观测记录各级压力下的油压、油量、桩顶位移或桩身应变;6、由地面上利用注浆泵通过桩内的进浆管、注浆腔对桩周及桩底压注水泥浆。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设计、制造、施工安装、混凝土灌注及液压可靠性等方面有显著的优点,能充分发挥环形装置与桩身混凝土材料的各自特点、共同协调工作,装置上下混凝土均匀受力,易于与钢筋笼的安装及混凝土的灌注,减少了环形外套的内侧竖向板厚度及连接油管的接头数量。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环形面积增大了油腔的有效面积利用率,降低了材料消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益处是:环形予埋箱装置的大环板材料能补充并强化装置段桩身钢筋笼的缺失之不足,保证了大型桩桩身的横向结构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一为环形予埋箱装置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二为环形予埋箱装置的竖向剖视示意图。
图中:1.注浆腔,2.环形液压缸,3.上板,4.下板,51.外保护围板,52.内保护围板,11.进浆管,12.二次进浆管,21.进液管,22.环形外套,23.环形内套。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一是环形箱装置,包含:由进液管接口(21)、环形液压缸(2)、上板(3)、下板(4)组成的液压可动传力机构;环形液压缸(2)由进液管接口(21)、环形外套(22)、环形内套(23)组成;由进浆管(11、12)、注浆腔(1)组成的注浆机构;由上板(3)、下板(4)、保护围板(51、52)组成的注浆腔;保护围板(51、52)对环形液压缸具有保护作用,环形内外套的环形板及注浆腔对缺陷桩身具有加固、修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未经吴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10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锭细纱机双下销牵伸装置
- 下一篇:双层采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