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流体消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8195.4 | 申请日: | 200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08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冼国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冼国佳 |
主分类号: | A61L9/20 | 分类号: | A61L9/20;C02F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体 消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消毒方法及其消毒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于空气和水消毒的消毒方法及其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清新机、空气杀菌机等产品,都是于机壳内设置紫外线灯,再通过迂回的路径延长空气在机壳内部的流动路程,从而延长空气在机壳内的流动时间,即系消毒时间。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用新型专利200420117959.5公开的一种多循环空气消毒净化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气泵和空气过滤芯。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空气过滤芯与气泵连接在一起,气泵与排气口相接。还包括多循环式管腔和紫外线灯;多循环式管腔的一端接进气口,另一端通过空气过滤芯和气泵与排气口相连通;紫外线灯设置在壳体内;多循环式管腔是一种将一有限的空间分隔成小块,然后依次首尾相通的装置。正是采用了多循环式管腔,延长了空气流动的路程距离,相应延长了对空气进行消毒净化的时间。然而过度延长空气的行程距离,不仅增大机体的体积,气泵或抽气扇等进气设备的功率也需相应提高,增加了产品成本,而且无法准确地控制空气在机壳内的消毒时间,如禽流感、非典病毒等空气中的恶性病毒难以杀死,往往由于消毒杀菌时间太短而逃过一劫,继续危害人们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人为自由控制空气消毒时间的方法及其产品。
一种流体消毒装置,包括带密闭空腔的机壳,以及设置在机壳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流体进口设有流体输送器,空腔内设有灭菌用的紫外线灯,其中流体出口设有阀体,阀体与控制其间歇开启的计时器电连接。
所述机壳的流体出口还与缓冲室体连接,缓冲室体设有流体出口。
所述缓冲室内设有灭菌用的紫外线灯。
所述流体输送器是气缸或抽气扇。
所述流体输送器与控制其间歇开启的计时器电连接。
所述阀体是电磁阀或机械阀。
所述设有灭菌用紫外线灯的空腔和缓冲室体内涂有光触媒涂层。
本实用新型采用间歇开启的方式,使空气停留于消毒腔内根据人为设置的时间进行消毒,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所在地的空气质素,自由设调整消毒杀菌时间,更安全有效地保障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实现上述流体消毒方法的消毒装置,如图1或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密闭空腔的机壳1,以及设置在机壳1的流体进口11和流体出口12,流体进口11设有流体输送器2,空腔内设有灭菌用的紫外线灯3,其中流体出口12设有阀体4,流体输送器2和/或阀体4与控制其间歇开启的计时器5电连接。计时器5根据用户设定的时间数值控制流体输送器2和/或阀体4的开启,从而保证了空气在密闭空腔内的消毒时间,达到充分杀菌的效果,为用户呼吸提供了优质的空气。
机壳1的流体出口12还与缓冲室体6连接,缓冲室体6设有流体出口61。缓冲室体6可以减少流体排出流体出口12瞬间产生的阵风,使流体从流体出口61排出时的速度保持平稳。为进一步加强消毒杀菌效果,缓冲室6内也设有灭菌用的紫外线灯3,在设有灭菌用紫外线灯3的空腔和缓冲室体6内涂有光触媒涂层。
本消毒装置的流体输送器2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气缸或如图2所示的抽风扇。
本消毒装置的计时器5是普通电器产品上的定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是在密闭的空腔内设置有灭菌用的紫外线灯,将所需消毒的流体间歇性地置于该密闭的空腔内,人为控制被消毒的流体在空腔内停留杀菌消毒的时间,并不断重复间歇置入和放出被消毒的流体。
凡是于消毒装置的流体出口设置阀体使流体停留于消毒装置内部消毒直至阀体打开时,才流体排出清新流体的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冼国佳,未经冼国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8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贮压式家用喷雾灭病毒器
- 下一篇:电动自行车车架三铰链摇臂式避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