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炊锅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8166.8 | 申请日: | 2006-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1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珠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珠江 |
主分类号: | A47J36/26 | 分类号: | A47J36/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长文 |
地址: | 524000广东省湛江市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炊 | ||
1、一种野炊锅,包括一煮锅(1),其特征在于:煮锅(1)内部设有燃烧室(116),煮锅底部设有燃烧室的进风口(13),煮锅顶面(118)设有燃烧室的烟火出口(113),煮锅(1)内燃烧室(116)外为密封煮水容器(119),煮水容器(119)上部外壁设有加水口(114),煮水容器(119)下部外壁设有出水开关(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锅(1)包括煮锅锅体(11)和煮锅底盘(12),所述燃烧室(116)设在煮锅锅体(11)内部,为贯穿上小下大的截锥体形,煮锅锅体(11)底部延伸有侧壁(117),其上设有燃烧室(116)的进风开口(111),煮锅底盘(12)套在煮锅锅体(11)的底面上,煮锅底盘(12)的侧壁(123)设有和煮锅锅体进风开口(111)相对应的煮锅底盘进风开口(121),所述煮锅燃烧室的进风口(13)指的是煮锅锅体进风开口(111)和煮锅底盘进风开口(121)的重叠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锅底盘进风开口(121)处设有一控制煮锅燃烧室(116)进风量的活动推拉门,煮锅燃烧室(116)内的底部、进风口(13)的上方设置一托住燃料的炉桥(1161),该炉桥(1161)设有让燃料灰通过的多个通孔(1161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设有烟火通道(4)的蒸锅(2),该烟火通道(4)的烟火进口(42)位于蒸锅(2)的底面,烟火出口(41)位于蒸锅(2)的顶面(22),蒸锅(2)叠放在煮锅(1)的顶面(118),完全盖在煮锅顶面(118)燃烧室的烟火出口(113)上,蒸锅(2)底面的烟火进口(42)连通煮锅顶面(118)燃烧室的烟火出口(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2)内部烟火通道(4)的烟火进口(42)口径略小于煮锅燃烧室(116)的烟火出口(113)口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煮锅燃烧室(116)的烟火出口(113)或蒸锅(2)内部烟火通道(4)的烟火出口(41)驳接烟囱。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叠放在煮锅燃烧室(116)的烟火出口(113)上或叠放在蒸锅内部烟火通道(4)的烟火出口(41)上的炒锅(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炒锅(3)下部设有烟火腔(31),烟火腔(31)侧壁设有炒锅出烟口(311),烟火腔(31)底面设有炒锅烟火进口(312),炒锅烟火腔(31)叠放在煮锅顶面(118)或蒸锅顶面(22),完全盖在煮锅燃烧室(116)的烟火出口(113)上或蒸锅内部烟火通道(4)的烟火出口(41)上,炒锅烟火进口(312)接通煮锅燃烧室(116)的烟火出口(113)或蒸锅内部烟火通道(4)的烟火出口(4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火腔(31)内设有一面置有缺口(3131)的挡火环(313),挡火环(313)围绕炒锅烟火进口(312),所述炒锅出烟口(311)驳接烟囱(314)。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火腔(31)内设有螺旋状挡火板(315),挡火板(315)的中心围绕炒锅烟火进口(312),所述炒锅出烟口(311)驳接烟囱(314)。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叠放在煮锅燃烧室(116)的烟火出口(113)上或叠放在蒸锅内部烟火通道(4)的烟火出口(41)上的烧烤架(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野炊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烤架(5)包括烧烤支架(51)和烤层(52),烧烤支架(51)叠放在煮锅燃烧室(116)的烟火出口(113)上或叠放在蒸锅内部烟火通道(4)的烟火出口(41)上,烤层(52)叠放在烧烤支架(5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珠江,未经张珠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81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