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码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68016.7 | 申请日: | 2006-1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55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福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 |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欣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军;李文 |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器 | ||
1.一种编码器,包括主体(1)、中心轴体(2)、盖体(3)、壳体(4)、金属导体(5)、金属弹性接触体(6)、触感弹性体(7),其特征在于:在主体的内部设有收容中心轴体(2)的收容部(1d)和收容触感弹性体(7)的收容部(1e),在主体(1)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通孔(1c);中心轴体(2)收容于主体部(1)的收容部(1d)内,其正中心设有通孔(2d),背面圆形凸台(2c)与主体(1)的通孔(1c)为轴孔配合;盖体(3)组装在主体(1)的背面,盖体中心位置设有通孔(3a);壳体(4)是将主体(1)、中心轴体(2)、盖体(3)、触感弹性体(7)紧固在一起的紧固装置,其中心位置设有通孔(4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中心通孔(1c)为正六角孔或多边形孔或椭圆孔;盖体(3)的正面设有四个与主体(1)上设置的定位孔(1a)组装配合的定位柱(3b);壳体(4)的正面设有左右对称的两通孔(4b)与主体(1)上设置的两固定柱(1c)配合,其中心位置的通孔(4a)为抽芽孔,抽芽孔与中心轴体(2)的圆形凸台(2f)轴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收容部(1d)上开设有两个长方形的通孔(1f);中心轴体(2)的正前方设有圆形凸台(2f),该圆形凸台(2f)与壳体(4)的抽芽孔(4a)轴孔配合;主体(1)的两侧面设有两个扣台(1g),扣台(1g)与盖体(3)的扣位件(3c)配合,使主体(1)与盖体(3)扣紧;主体(1)的背面设有四个盲孔(1a),盲孔(1a)与盖体(3)正面的四个定位柱(3b)配合定位,使主体(1)和盖体(3)附配的配件中心孔保持同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接触体(6)的引脚(6a)和触点(6d)为导通一体、引脚(6c)和触点(6e)、(6f)为导通一体,引脚(6b)和触点(6g)为导通一体,其中引脚(6a)、(6b)、(6c)供插PCB连接,触点(6d)、(6e)、(6f)、(6g)设在同一平面,横向同一水平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5)为圆形设计,在其上面分布有6个或9个或12个或15个或18个均匀一致的梯形孔,相邻梯形孔的中心与金属导体(5)的中心点连线所成角度对应为60°或40°或30°或24°或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体(2)平行轴的侧面均匀设置有为6的整数倍数个数的圆弧凸起(2a)和对应圆弧凸起数量的圆弧凹陷(2b),圆弧凸起(2a)和圆弧凹陷(2b)为梅花间竹式排列,在编码器操作转动过程中,相邻两个突起或凹陷的正中心位置与其中心点的连线所成角度为360°/(6×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为金属壳体,设有四个扣紧装置(4d),扣紧装置(4d)在装配过程中通过铆压治具将其折弯成90°,折弯后将主体(1)、中心轴体(2)、盖体(3)扣紧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体(2)平行轴的侧面均匀设置圆弧凸起(2a)为12或18或24或30或36个,圆弧凹陷(2b)的数量与之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两边侧面设有两个与主体(1)的扣台(1g)相配合的扣位(3c)。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体(2)的正面周边开设有12个压针孔(2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801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