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网篮旋转机构的电炸锅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7665.5 | 申请日: | 200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52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冬雷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 |
代理公司: | 珠海市威派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润 |
地址: | 519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网篮 旋转 机构 炸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器具,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网篮旋转机构的电炸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炸锅,或者是电炸锅,一般都是只外壳、上盖、锅体、网篮等构成。加热时,将盛食物的网篮放置于锅内,由于网篮内的食物受热面积不均匀,容易使得食物炸熟程度不均匀,当靠近锅底部分的食物已炸熟,但在上部的食物却还没炸熟。网篮里所盛的食物不能太多,当网篮放置于锅内,食物要完全浸过油面。否则,露出油面的食物将得不到炸制,出现当浸过油面的食物已炸熟,露出油面的食物还不熟。在炸制食物加热的过程中,由于油温接近200℃,较烫,使用者不能通过翻动锅内的食物来实现食物均匀加热的目的,否则锅里的热油容易溅出伤人。
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网篮旋转机构的电炸锅。能够使食物得到均匀有效的炸制,而且实现省油的目的。
一种带有网篮旋转机构的电炸锅,其特征在于网篮悬置在锅体腹腔中,其在锅体中可实现360°旋转。炸制食物时,网篮内的食物与网篮一起旋转,使食物完全接触热油。而且只要锅里的油面浸过食物的一半以上,由于食物与网篮一起旋转,因此能使所有食物完全接触热油,即能达到用油少,加工食品量多,均匀熟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改良的网篮带有旋转机构的电炸锅。
本实用新型由外壳、锅体、网篮、电机带动盘、拔叉、电机、转槽、上盖、定时器、温控器等构成。其中锅体固定在外壳,网篮通过网篮驱动轴悬置在锅体的腹腔中,可在锅体中实现旋转,旋转角度可达到360°。电机固定到锅体的侧面,电机轴连接电机带动盘,网篮驱动轴与网篮一端连接。当电机转动时,通过电机带动盘带动拔叉转动,拔叉再带动转槽和网篮驱动轴旋转,从而带动网篮同步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以一种由旋转机构带动盛食品的网篮在电加热油锅中,即电炸锅锅体作360°匀速旋转,使食品接触热油的面积均匀,油炸时间相同,只需少量的食用油,即能起到多食物的效果。达到用油少,加工食品量多,周期短,均匀熟透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机构方案具有合理的设计及电机带动盘14带动拔叉13旋转的合理尺寸配置,使得圆柱形网身实现360°的正常旋转。
3、通过定时器、温控器对摆动机构的运行周期、食品的制作时间和油温高低的有效控制,用户可方便地根据食品的品种、数量选取合理的制作菜谱或菜单,克服了以往用手工操作无规律炸制食品中存在的食品炸制生、熟、过烧等不均匀的弊端。
根据测试,将炸制不同食品的方法定出最佳炸制方法,制成不同的菜谱或菜单,使制成的食品更加味美可口。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网篮带有旋转机构的电炸锅的结构侧剖视图;
图2为一种网篮带有旋转机构的电炸锅的结构正剖视图和旋转机构的放大图;
图3为可旋转网篮的轴测示意图;
图4为可旋转网篮的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可旋转网篮的开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可旋转网篮的另一种开盖结构示意图;
图7A为与图6对应的开盖结构示意图;
图7B为与图6对应的开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改良的网篮带有旋转机构的电炸锅。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上盖1、外壳10、锅体5、网篮部件、拔叉13、电机带动盘14、电机15、转槽19等构成,其中锅体5固定在外壳10。
锅体5的内左内侧安装固定一个转槽19,可旋转的网篮部件的左端固定有一个网篮驱动轴20,使用时将网篮部件放置在锅体5的内部,整个网篮部件的左端通过网篮驱动轴20支承到转槽19上面,整个网篮的右端通过环圈3支承在锅体5的底部,这样整个网篮部件就可以悬置在锅体5的腹腔中。当电机转动时,带动网篮部件在锅体5中实现旋转。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旋转机构来实现带动网篮部件在锅体5中实现旋转的目的。旋转机构由电机15、电机带动盘14、拔叉13、转槽19等结构件组成,电机带动盘14与电机15同步旋转。电机带动盘14带动拔叉13转动,拔叉再带动转槽和网篮驱动轴旋转。整个旋转机构的运动原理为首先由电机15转动,电机带动电机带动盘14同步转动,同时电机带动盘带动拔叉转动,拔叉与转槽一起转动,转槽再带动网篮驱动轴转动,从而使网篮部件实现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冬雷,未经王冬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76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芦荟原汁凝胶的膜法浓缩工艺
- 下一篇:加工冷却油液循环使用收集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