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式捕蚊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7604.9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78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声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声光 |
主分类号: | A01M1/08 | 分类号: | A01M1/08;A01M1/10 |
代理公司: | 江门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康铭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式捕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蚊器,特别是一种利用诱蚊灯和风扇捕杀蚊子的捕蚊器。
背景技术
为了驱除蚊子对人或动物的侵扰,物理或化学方法仍被广泛地应用。但是物理方法由于使用高压,容易使人或动物受到电击伤害,蚊子在燃烧时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同时蚊子燃烧时的火星可能造成火灾;而化学方法采用的杀蚊剂对空气污染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诱蚊灯和风扇捕杀蚊子的捕蚊器,该捕蚊器具有安全、无污染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扇式捕蚊器,其特征在于该捕蚊器包括收集容器,收集容器的顶部设置有紫外线诱蚊灯,在收集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网,收集容器内安装有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所述收集容器内安装有可开关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设置在风扇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风扇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置有活性炭。
当对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作更进一步改进时,所述收集容器的至少一个面上涂抹有光触媒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诱蚊灯和风扇结合在一起,通过诱蚊灯将蚊子引诱至风扇附近,从而利用风扇转动时产生的负压将引诱至风扇附近的蚊子吸附到蚊子收集容器中,并使蚊子脱水死亡,从而达到灭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捕蚊器具有安全、无污染的特点;在收集容器的安装有可开关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设置在风扇的下方,当风扇运转时,密封装置在风力作用下被打开,以便于捕捉蚊子,当风扇停止运转时,密封装置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复位,从而通过格板将收集容器关闭,以防止蚊子从收集容器中逃逸,以达到彻底消灭蚊子的目的;风扇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过滤网上设置有活性炭,从而通过活性炭去除异味、吸附有机物及致病细菌,以达到清洁空气的目的;收集容器的至少一个面上涂抹有光触媒涂层,光触媒在吸收太阳光或照明光源中的紫外线后,在紫外线能量的激发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面形成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把空气中的游离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以达到净化空气、杀菌、除臭等目的,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作为引诱蚊子的诱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风扇式捕蚊器,包括收集容器1,收集容器1设置有进口和出口,在收集容器的进口安装有顶盖2,顶盖2上设置有格栅,通过格栅使收集容器内腔与外部相通,在顶盖2的顶部设置有紫外线诱蚊灯3,紫外线诱蚊灯3下方的收集容器内安装有风扇4,收集容器1的安装有可开关的密封装置5,密封装置5设置在风扇4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将诱蚊灯和风扇结合在一起,通过诱蚊灯将蚊子引诱至风扇附近,从而利用风扇转动时产生的负压将引诱至风扇附近的蚊子吸附到蚊子收集容器中,并使蚊子脱水死亡,从而达到灭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捕蚊器具有安全、无污染的特点;在收集容器的安装有可开关的密封装置,密封装置设置在风扇的下方,当风扇运转时,密封装置在风力作用下被打开,以便于捕捉蚊子,当风扇停止运转时,密封装置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复位,从而通过格板将收集容器关闭,以防止蚊子从收集容器中逃逸,以达到彻底消灭蚊子的目的。
如图所示,在收集容器1的底部设置有一框体6,框体6与收集容器1连通,框体6的底部密封,在框体6的侧壁设置有格栅,在框体6内安装有抓捕网7,框体6与抓捕网7之间安装有支撑框架9,支撑框架9可保持抓捕网7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移位,从而能有效地防止进入收集容器的蚊子逃逸。
如图所示,在风扇4的下方安装有过滤网8,过滤网8上设置有活性炭,从而通过活性炭去除异味、吸附有机物及致病细菌,以达到清洁空气的目的。
收集容器的至少一个面上涂抹有光触媒涂层,光触媒在吸收太阳光或照明光源中的紫外线后,在紫外线能量的激发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面形成强氧化性的氢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把空气中的游离的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以达到净化空气、杀菌、除臭等目的,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作为引诱蚊子的诱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声光,未经郭声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76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滑移式轻小型掘进机
- 下一篇:捕蟑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