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码相机液晶视屏的遮光放大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66810.8 | 申请日: | 2006-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90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林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璧光 |
| 主分类号: | G03B11/02 | 分类号: | G03B11/02;H04N5/225;H04M1/02;G03B17/56 |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希南 |
| 地址: | 515829广东省汕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码相机 液晶 遮光 放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摄影设备的零配件、具体是一种用于数码相机液晶视屏上的具有放大液晶视屏图像功能的遮光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数码相机,其上均设有一液晶显示视屏、用于供摄影者方便观察数码相机的取景情况或浏览已拍摄的照片。但是,目前的数码相机自身没有带液晶视屏的遮光器,所以在太阳光或强光下,液晶视屏会看不清楚,影响了摄影效果。为此人们开发出各种不同结构的数码相机液晶视屏遮光器,用来克服数码相机的这一缺陷,如本申请人的中国专利第200520054935.4号的数码相机液晶视屏的遮光防护器便是。上述遮光器,其结构一般包括连接在数码相机液晶视屏区域的窗口板和设置于窗口板的遮光板,遮光板是由分别弹性铰接在窗口板的窗口边缘的顶、左侧、右侧三片板体构成,或分别弹性铰接在窗口板的窗口边缘的顶、下、左侧、右侧四片板体构成。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的液晶视屏受相机壳体的限制、其有效面积都比较小,观看起来都比较吃力,影响了观看效果,由于没有一种专用的零配件,可方便附设在数码相机上用于放大液晶视屏的图像、以方便观看,故本申请人提出了中国专利第200620063133.4号的数码相机液晶视屏的遮光器的技术方案,将一具有放大作用的平板型透镜设置在遮光器上,用来放大液晶视屏上的图像,以方便观看,但是这一技术方案存在这样的缺点:受下、左侧、右侧三片板体的视觉限制,选用透镜的放大倍数就会被受限于某一放大值,如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透镜,视觉就会受到下、左侧、右侧三片板体的阻挡,影响了透镜的放大效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数码相机液晶视屏遮光放大器存在的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透镜时,视觉受到下、左侧、右侧三片板体的阻挡,影响了透镜的放大效能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数码相机液晶视屏的遮光放大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码相机液晶视屏的遮光放大器,包括连接在数码相机上液晶视屏区域的窗口板和设置于窗口板的遮光板,其特征是:遮光板为一片铰接在窗口板的窗口上边缘的板体,板体挺起时构成一处于液晶视屏前面的遮篷,板体上设有在挺起时或折叠时与窗口板相固定的紧定部,板体内有一夹层空腔,夹层空腔上滑动配合有一片具有放大作用的平板型透镜,平板型透镜的拉出端露于板体铰接边的对边上,平板型透镜拉出并往下翻折的状态为处于液晶视屏前方位置。
上述的具有放大作用的平板型透镜可以采用菲涅耳(Fresnel)透镜、平板渐变形折射率透镜等,所谓平板型是对透镜片的总体视觉而言、而不是对其微观结构而言。如将上述平板型透镜改换为凸透镜,将会加大顶板体的厚度和增加其重量,是相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落后措施,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等同方案。
上述方案的窗口板与相机的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卡钉或卡块用于卡紧在相机的卡槽上,或采用粘贴条粘贴在液晶视屏四周,还可以通过固定在相机底面的三脚架连接孔上来固紧。
上述板体与窗口板相固定的紧定部可以是卡紧结构方式,也可以是磁吸紧结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板体内有一夹层空腔、其上滑动配合有一片具有放大作用的平板型透镜,平板型透镜的拉出端露于顶板体铰接边的对边上,平板型透镜拉出并往下翻折的状态为处于液晶视屏前方位置,所以当需要时可使用这个平板型透镜来放大液晶视屏上的图像,使液晶视屏上的图像容易看得清楚,对准确判断摄影效果大有帮助;由于遮光板仅为一片铰接在窗口板的窗口上边缘的板体,挺起时构成一处于液晶视屏前面的遮篷,可起到遮光作用,除此并没有下、左侧、右侧板体存在,当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透镜时,视觉不会受到任何阻挡,可有效提高透镜的放大效能。另外,与现有数码相机液晶视屏遮光放大器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更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板体呈挺起状态)。
图2是图1的板体折叠状态的平放示意图。
图3是图1抽出平板型透镜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平板型透镜往下翻折的状态图。
图中:1、窗口板;2、遮光板;3、板体;4、紧定部(板体上的磁吸紧部);5、紧定部;6、夹层空腔;7、平板型透镜;8、拉出端;9、铰接边;10、11、12和13、窗口板上的磁吸紧部;4、14、15和16、板体上的磁吸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璧光,未经林璧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6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视图卡
- 下一篇:外膨胀槽式太阳能真空集热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