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套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6293.4 | 申请日: | 200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0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颜乾好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乾好 |
主分类号: | B60N2/60 | 分类号: | B60N2/6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10450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套。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座椅通常分成座椅部、靠背以及枕部三部分组合在一起,为了保持汽车座椅清洁,便于清洗,通常分别在其外部套装由布料或皮料制成的座椅套、背套和枕套。其中的座椅套是从座椅部前方套入,这样在行车时,座椅套容易发生滑动现象,甚至从前方脱落,影响正常驾驶,造成行车的不安全隐患;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将其与椅套固定安装,步骤又比较烦琐,安装不够方便,还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便捷、行车时不易滑动且成本较低的汽车座椅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汽车座椅套,它在套体的内壁上设有防滑材料层。
这样在座椅套套装至座椅上时,防滑材料层可以增加座椅套和座椅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座椅套更稳固的固定在座椅上,行车时不易滑动,安装也容易,减去了烦琐的固定步骤和相应附件,节约了成本。
所述的防滑材料层设在所述套体的内顶壁上,这样可以在保证防止滑动的前提上,减少安装时的阻力。
作为一种优化方式,所述的套体的开口端顶部设有可插入座椅和靠背之间隙的固定杆,这样可以进一步固定座椅套,防止其在外力作用下向前滑动。
所述的套体的开口端顶部设有连接片,所述固定杆设在该连接片的自由端上,这样可以方便适应不同规格的座椅使用,增加座椅套的适应性。
在所述套体上设有捆扎绳,可以将座椅套捆扎在椅背上,进一步固定座椅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便捷,行车时不易滑动,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1、套体,2、防滑材料层,3、捆扎绳,4、连接片,5、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阅附图1和2,一种汽车座椅套,在套体1的内壁上设有防滑材料层2,该防滑材料可以是PU或橡胶类材质,也可以是其它具有防滑效果的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该防滑材料层2设在套体1的内顶壁上,这样可以增加接触面积最大的座椅套和座椅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座椅套更稳固的固定在座椅上,同时又可以减少安装时的阻力。套体1的开口端顶部设有连接片4,该连接片4的自由端上设有固定杆5,这样可以将固定杆5插入座椅和靠背之间的间隙中,进一步固定座椅套,防止其在外力作用下向前滑动;连接片4可以根据不同座椅规格设置相应长度,通常可以使用相同材料的布料或皮料制造,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下脚料,节约成本。固定杆5可以是珍珠棉棒或塑料管,或者其它管状、棒状物,根据相应座椅规格选用。本实施例中连接片4和固定杆5相应设置三个,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较长的连接片4和固定杆5。
在所述套体1上设有捆扎绳3,可以将座椅套捆扎在椅背上,进一步固定座椅套。该捆扎绳3可以是松紧带或棉绳,或者其它可以用来捆绑的绳状、条状或带状物。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乾好,未经颜乾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62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播示中的使音频与图形同步的方法
- 下一篇:系统置换多聚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