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6288.3 | 申请日: | 200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2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谭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文胜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28427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水器 触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触电装置,特别是一种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1998年8月26日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告CN2289174Y中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的防漏电隔离装置”,由一要既作通水管又作防漏电装置的长绝缘管组成,其一根接加热内胆的进水口,另一根接加热内胆的出水口,利用自来水的水电阻作隔离材料,长绝缘管的长度大于2125.5倍的内孔半径的平方,当电加热管漏电时,以保证其出水口部位的漏电流小开0.25毫安。其缺点是因为绝缘管太长而造成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中存在的绝缘管安装不方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的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本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其中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固定在本体两端,其特征在于在本体内沿轴向开有若干通孔,其中前一通孔末端与后一通孔前端之间的壁上开有端部缺口,使前端盖和后端盖盖住本体两端后各通孔形成按顺序首尾相接的通道,最前的通孔前端与前端盖上的进水口相通,最后的通孔末端与后端盖上的出水口相通。其好处是自来水经前端盖上的进水口进入后,在本体内顺序流经各通孔,也即其在本体内的水流为迂回折返以使其有足够长的距离,只要适当设定其在本体内的水流长度与通孔半径的平方的比例,即可保证其水流的电阻足够大。例如,额定电压为220V的电热水器,如果将漏电流的最大值设定为10mA,则只需满足各通孔的长度之和大于通孔半径的平方的53倍即可,如果本体内设置10条通孔,则本体的长度大约只为通孔半径平方的5.3倍即可。
所述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前端盖、后端盖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因为在本体内设置若干首尾相接的通孔,使流经本体各通孔的水流为迂回折返,本体的长度只需各通孔长度之和的N分之一即可,其中N为通孔数量,所以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中安装好后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本体沿轴向的视图。
图4是图3沿A线的剖面展开示意图。
图中2、后端盖,21、出水口,1、本体,10、20、30、40、50、01、02、03、04、05、端部缺口,3、前端盖,31、进水口,100、101虚线,51、52、53、54、55、56、57、58、59、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述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本体1、前端盖3和后端盖2;
见图4,是图3中沿A线的剖面展开图,前端盖3和后端盖2分别固定在本体1两端,在本体1内沿轴向开有九个通孔,前端盖3上的进水口31接自来水管,自来水管的水经进水口31进入后顺序流经端部缺口10、第一通孔51、端部缺口01、第二通孔52、端部缺口20、第三通孔53、端部缺口02、第四通孔54、端部缺口30、第四通孔55、端部缺口03、第六通孔56、端部缺口40、第七通孔57、端部缺口04、第八通孔58、端部缺口50、第九通孔59、端部缺口05,然后经后端盖上的出水口21流向电热水器内胆。当然在电热水器内胆与出水管之间也应设置所述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文胜,未经谭文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62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头枕电动调节机构
- 下一篇:旋流式粗粉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