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泥注胶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5905.8 | 申请日: | 200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0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曹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天荣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B05C11/11;B05B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9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泥 注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胶水供应设备,特别是指一种胶泥注胶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种行业的生产工厂中,许多生产工序都涉及上胶操作,而传统的上胶操作过程,通常是利用刷子直接沾取胶水后再涂抹在需要上胶的制品上;对于较粘稠的胶泥是利用塑胶或是布袋中盛入胶泥,再利用袋体前部的尖口,通过手掌挤压袋体后将胶泥涂抹在需要上胶的制品上,如节能灯管与灯座的上胶作业。这种习用的手工上胶加工方式,会存在如下缺点:
1、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挥发、凝结,污染环境,使得空气中的可燃性气体浓度很高,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容易造成损害;且胶的损失较大,胶水较为浪费。
2、手工上胶动作不具连贯性,且手工操作令出胶量不均匀,因而影响工作效率及工作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胶速度快且可实现机械化操作上胶工序的胶泥注胶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胶泥注胶机,其为一密闭的容胶仓,在容胶仓上接设气压管连通压缩空气,另在容胶仓上接设出胶管,出胶管上设有出胶开关或出胶嘴。
所述的容胶仓包括一外壳及一内胆,出胶管穿过外壳与内胆下部连通。
所述的内胆底部为锥体设计。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将胶泥容置在密闭的容胶仓中,再利用外接的压缩空气将胶泥从出胶管中压出,通过人为控制出胶开关或胶嘴调节出胶量,实现机械化上胶操作,利用此设备注胶作业相对习用手工的上胶作业,注胶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气动控制使上胶操作更加简便;并且出胶速度可调、胶泥均匀可大大节约胶泥用量,防止胶泥的浪费;再者,利用此设备操作上胶作业,使用时干净整洁,方便管理;同时防止胶水大面积暴露于空气中,减小空气污染保障工人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胶泥注胶机,其主要为一密闭的容胶仓,容胶仓包括一外壳1及一内胆2,外壳1由一本体11及一上盖12密闭扣合,另在上盖12上接设有气压管3,气压管3与压缩空气连接,另在上盖12上还设有气压表及泄压阀(图中未示出);一出胶管4接通于本体11的下部并与其内置的内胆2底部接通;胶泥是置于内胆2中,内胆2的底部为锥形设计,该锥形的设计可以提高胶泥出胶的顺畅性;出胶管4上设有出胶开关5或出胶嘴,此出胶开关5可以调节出胶管的出胶速度及出胶量,同时在出胶管4的前端接设上胶头6(或胶刷),此上胶头6与出胶管4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方式,以此方便所需使用的上胶头。
实际使用时,打开压缩空气连接的气压管3,该密闭的容胶仓内压力加大,即可将胶泥从内胆2中压出,并沿出胶管4流出,同时调节出胶管4上的出胶开关5或出胶嘴调至所需的流量及流速,顺利将胶泥涂抹在所需的物品上,以此实现机械化上胶作业。相对习用手工的上胶作业,注胶速度快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气动控制使上胶操作更加简便;并且出胶速度可调、胶泥均匀可大大节约胶泥用量,防止胶泥的浪费;再者,利用此设备操作上胶作业,使用时干净整洁,方便管理;同时防止胶水大面积暴露于空气中,减小空气污染保障工人身体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天荣,未经曹天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5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