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烫印工艺的色带传送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65636.5 | 申请日: | 2006-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7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开来 |
| 主分类号: | B41F19/06 | 分类号: | B41F19/06;B41F33/00;B41J33/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晓松 |
| 地址: | 51064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艺 色带 传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烫印设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烫印工艺的色带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卡片(电话卡、智能卡、IC卡、名信片等)的生产与包装(逐张分开并利用塑料薄膜封装)过程中部分涉及烫印工艺步骤,如图1所示,在烫印的操作过程中,烫印设备的烫印轮1压下,将色带传送机构传送的色带2与卡片3贴合压紧,使色带2上的色膜贴于卡片3上,然后随着卡片3的传送,色带2与卡片3通过滚轮4后自然剥离(色膜位于卡片上)。现有的色带传送机构包括色带卷轮5、传导轮组、驱动轮6、收带轮7,所述未使用的色带2卷于色带卷轮5上,色带2绕于传导轮组上并穿过烫印设备的加热辊压工位,然后绕过驱动轮6后卷收于收带轮7上,所述驱动轮6与驱动卡片传送的动力轴8通过传动件(皮带、链条等)9相连接,因而驱动轮6的转动与驱动卡片传送的动力轴8的转动是同步的,亦即色带2的传送与卡片3的传送亦同步,这样的结构形式比较简单,亦容易实现,但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色带的利用率较低;一般来说,卡片上需要烫印的长度约为卡片的1/4~1/2,由于色带与卡片为同步传送,所以色带没有利用部分约为1/2~3/4,这样造成明显的浪费;如能提高色带的利用率将可明显节约烫印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明显提高色带的利用率,降低烫印成本的用于烫印工艺的色带传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烫印工艺的色带传送机构,包括色带卷轮、传导轮组、驱动轮、收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与单独设置的电机相连接,在色带与烫印轮接触后相分离的位置设置有剥离片,所述剥离片与所处理的卡片平行设置或倾斜一定角度设置。
所述电机与检测卡片位置的传感组件相连接,由传感组件探测卡片的位置后发出信号驱动。
所述电机亦可直接与速度控制器相连接,由速度控制器根据卡片的传送速度设定对应的速度值来驱动。
所述电机可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所述剥离片与色带相接触的端部处理为弧形;在实现色带剥离的同时避免对色带条造成损伤。
所述剥离片与色带相接触的位置附近设置有冷却气嘴,冷却气嘴与供气组件相连接,可对烫印后的色带气冷降温。
所述传导轮组之中设置有弹性调节轮,所述弹性调节轮包括转轮和弹簧,所述转轮的转轴与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机座上;所述弹性调节轮可对烫印后的色带条进行柔性张紧,使剥离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是:本色带传送机构采用了单独设置的电机驱动色带传送,色带的传送过程并非与卡片的传送过程同步,卡片的传送为连续不间断的方式,而色带的传送为间歇传送方式,其传送与卡片烫印段传送基本同步,这样即可实现色带基本都用于烫印至卡片烫印段,明显减少色带的浪费;同时,对于本色带传送机构实现的工作模式,色带与卡片剥离的方式与现有技术有明显区别,本技术方案是即烫即剥离,并不是现有技术中烫印后移动一段距离冷却后再自然剥离(无需另设剥离构件)的方式,所以必需专门设置一剥离片对烫印后的色带即时进行剥离处理才能满足速度的要求;另外,为了避免剥离时色带温度仍过高影响烫印质量,可另设风冷构件来辅助降温,更好地保证烫印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由于本色带传送机构的色带是间歇传送,色带的传送与卡片烫印段传送同步,基本上实现了按需烫印,这样即可充分利用色带,避免了现有烫印工艺中存在的色带大量浪费的现象,经实验操作可知,利用本技术色带的浪费率不超过1/8,理论分析甚至可实现无浪费的效果;因而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可明显改善色带的利用率,节约烫印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烫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色带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色带传送机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开来,未经王开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5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硬盘的主轴电机结构
- 下一篇:变电所监控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