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拐杖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5509.5 | 申请日: | 200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2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淦;张铁;李琳;邓建明;易杰军;何中坚;朱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A61H3/04;A61H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拐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残疾人助残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帮助下肢行动不方便的人士日常得行走的组合拐杖。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辅助助行器,普遍存在稳定与灵活不能并存的缺点。但是,目前的情况是。特别对于老人,稳定和灵活性都是十分重要的。缺少其中一样对于这样的人独立行走(无他人陪同的情况下)都是非常危险的,而对于老人来说散步是他们最好的锻炼方式,对他们的身体是大有益处的。而在现今的社会,由于子女大多都有自己的工作,不可能经常陪着老人去散步。如此,助行器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助行器有手杖、拐杖、助行器等。
1、手杖
手杖可分为标准、标准可调整杖、三脚、四脚式及步行式杖等。一般使用时,是对侧身握杖,对于负重有限者则不可,现将各种手杖的优缺点介绍如下:
(1)单脚杖:一般指用木材或铝材等制作,有一个半圆形把手,使用很方便。
优点:适用上、下楼梯或空间有限的其他地方。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病人一般侧面手杖给与人的支持达到人体重的20%-25%。缺点:它的支撑点位于手前方,不直接在下方,使用较费力,稳定性能较差。
(2)可调式弯杆手杖
优点:通过把手下杖杆的弯折,允许压力较稳地传过杖中心
缺点:价贵,由于与地面接触的支点只有一个,所以不够稳定。单腿上斜坡的时候由于支持点的单一,这时底部非常容易打滑。这对老人和下肢虚弱者是非常的危险的。在遇到不平路面时也非常容易出现问题。
(3)多脚式手杖(三、四脚杖)
优点:提供较宽的基底支撑面
缺点:基底宽、不适于上下楼梯;基底宽,遇到斜坡或不平路面时人的受力状态差。
在这两种状况时,虽然多脚拐杖可以提供比较大的基面支持,但在这时的支撑受力状态并不安全。
2.拐杖
常见的拐杖有腋杖、肘杖等
(1)腋杖
结构:分为拐杖套、拐托把手、侧弓、伸展杆、橡皮拐头、调节螺丝及螺栓等几部分。
种类:分标准式、可调整式两种。
优点:能较好地改善平衡性,上下楼梯能够使用。可以减少下肢80%负重。
缺点:由于三点式站立,基底大,面积小的地要谨慎,比较笨重;在拥挤的地方使用,安全性存在问题;若使用不当,易致腋窝、血管神经受损。
(2)前臂杖
结构:由前臂袖套、直立杆、可调节的槽口及锁钉、橡皮拐头等几部分组成。
优点:具有前臂袖套,因此在需要使用时可不必把拐杖去掉,允许功能性上下楼梯。
缺点:由于缺乏腋托,侧向支撑少,袖套去掉时不方便。
3、助行架
一般下加装轮子,可以推行。在平地时使用比较方便。体积大,笨重,不便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拐杖,为腿脚支撑力不足,但上肢力量还可以的老人以及患了偏瘫等症状造成腿部支持不足的残疾人提供行动的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拐杖包括一拐杖主体、一个与拐杖主体顶部连接的扶手机构和与拐杖主体下部活动连接的脚部机构,该脚部机构包括与地面接触的两对脚体、连接脚体与拐杖主体的限位机构。
两对脚体的每一只脚均包括一支柱、与支柱底部活动连接的轮子、轮子上的刹车机构。
轮子上的刹车机构包括一装于脚体支柱的刹车片、手闸、连接刹车片与手闸的钢丝。
脚体的支柱间有若干连接杆。
脚部机构的限位机构包括一固定在拐杖主体底部的限位杆,限位杆两端与脚体的头部齿轮啮合,每对脚体间设有弹簧和上部带限位孔的连杆,连杆两端活动连接在每对脚体的两只脚体上,限位孔套于限位杆上。
扶手机构包括一个把手,三根可伸缩的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连于拐杖主体头部,一端活动连接于把手之上。
这种可帮助下肢行动不方便的人士日常得行走的器械,可多包含一副杖,该副杖头部与扶手机构的把手一端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55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