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心内除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5007.2 | 申请日: | 200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4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峰;聂如琼;袁沃亮;方昶;谢双伦;谢放阳;杨晴;郑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盈科移动通信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9 | 分类号: | A61N1/39 |
代理公司: | 广州创颖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华 |
地址: | 51012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心脏除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心内除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冠心病是世界上致人死亡的疾病中位居第一,而冠心病尤其心肌梗死后的死亡患者中,三分之二死于心脏性猝死。除颤是治疗心脏性猝死的唯一有效的疗法,因此,心脏除颤装置是冶疗心脏性猝死的不可或缺的医疗仪器。但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体外式心脏除颤器,由于能量过高,甚至高达360焦耳的高能量电击,常常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肌损伤,致使心电图上出现ST-T波改变,导致外周血中心肌标记物升高,约持续数小时到数天;个别患者甚至还会出现心肌梗死心电图,持续时间也较长。此外,连续电击、高能量电击还会引起患者严重皮肤灼伤。另外尚有一种较少使用的埋藏式心脏除颤器,虽技术含量高,但价格昂贵,且不适合院内急救中临时使用或作为过渡治疗手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适合、便用方便,低能量、高效率除颤的便携式心内除颤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心内除颤装置是由电源、键盘、稳压电路、监护显示电路、混合信号系统电路、心电放大电路、高压发生器、控制电路、防反充电二极管、高压贮能电容、双触点开关、电极组成,其中在电源与混合信号系统电路之间接有高压发生器,所说的高压发生器尚有一端经反充电二极管与高压贮能电容、双触点开关连接。所说的高压发生器是由场效应晶体管和电感构成,其中所说的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混合信号系统电路连接,其漏极与电感一端连接,并经反充电二极管与高压贮能电容、双触点开关连接,其源极接地;所说的电感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
当电极通过人体股动脉血管进入心腔内部,可感知心电信号经过心电放大电路放大后,进入混合信号系统电路进行分析处理。监护显示电路显示心腔内心电图,若发现心电图出现失颤时,由场效应晶体管和电感构成的高压发生器向高压贮能电容充电,充满电后,控制电路自动启动双触点开关,使高压贮能电容放电,输出脉宽为1-6ms、电压达800-1000V的高压脉冲电流,在电极处产生最高可达36焦耳电击能量刺激心脏,使心脏恢复正常状态;同时监护显示电路显示除颤后心脏心电图是否正常。所说的防反充电二极管是防止高压贮能电容向高压发生器反向充电。所说的键盘用于输入各种参数。所说的稳压电路是对来自电源的交流电进行稳压后提供各电路使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价格适合、使用方便、结构紧凑、低能高效除颤,避免造成严重心肌损伤和严重皮肤灼伤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发生器电路结构图;
图中,1、电源 2、键盘 3、稳压电路、4、监护显示电路5、混合信号系统电路 6、心电放大电路 7、高压发生器 8、控制电路9、防反充电二极管 10高压贮能电容 11、双触点开关 12、电极13、场效应晶体管 14、电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心内除颤装置是由电源1、键盘2、稳压电路3、监护显示电路4、混合信号系统电路5、心电放大电路6、高压发生器7、控制电路8、防反充电二极管9、高压贮能电容10、双触点开关11、电极12组成,其中在电源1与混合信号系统电路5之间接有高压发生器7,所说的高压发生器7尚有一端经反充电二极管9与高压贮能电容10、双触点开关11连接。
如图2所示,所说的高压发生器7是由场效应晶体管13和电感14构成,其中所说的场效应晶体管13的栅极与混合信号系统电路5连接,其漏极与电感14一端连接,并经反充电二极管9与高压贮能电容10和双触点开关11连接,其源极接地。所说的电感14的另一端与电源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盈科移动通信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市盈科移动通信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50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风窗装置
- 下一篇:软塑包装机的送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