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4790.0 | 申请日: | 200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04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何信宗;黄仲信;杨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确保接触端子于作用时与绝缘本体间稳固结合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科技日新月异,在手持或携带型电子装置中,如行动电话、呼叫器等,倾向于更小更袖珍的设计才可将该些电子装置的尺寸与重量减至最小及可增加被安装于该些电子装置内的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电路组件的密度。然而,安装于上述装置中的电连接器也朝小型化的目标设计。
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如美国专利第6,079,990号,该电连接器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包括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与开设于印刷电路板上的穿孔相对应的端子收容通道,接触端子收容于端子收容通道中并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电性连接。接触端子具有两相对的焊接部分别设置于端子收容通道的相对两侧并与印刷电路板相焊设,焊接部一端往绝缘本体内弯折有接触臂。
当一微型麦克风的针状端子穿过印刷电路板的穿孔与的电连接器的端子收容通道并插入绝缘本体时,接触端子的接触臂受到针状端子的抵顶朝绝缘本体底部移动并与该针状端子接触。如果,当上述微型麦克风的针状端子不当插入电连接器时,上述接触端子的接触臂受到针状端子不当抵顶,会造成接触端子有脱离绝缘本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确保接触端子于作用时可稳固地与绝缘本体结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并与微型麦克风电性接触,电连接器由绝缘本体及接触端子组成,绝缘本体于其顶部设有纵向插孔,于底部开设有插孔导通的端子收容槽,并于侧部凸设有至少一凸块,接触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底部与侧部,具有包覆绝缘本体底部的主体,主体中间处弯折延伸有弹性接触臂,主体相对两侧弯折延伸有包覆绝缘本体的侧部的侧壁,侧壁上开设有与凸块相扣合的扣孔,于侧壁相对连接主体一侧弯折延伸有焊接部用以与印刷电路板相焊设。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当微型麦克风的针状端子由绝缘本体的插孔不当插入时,通过接触端子的扣孔与绝缘本体的凸块相扣合,可确保接触端子于作用时可稳固地与绝缘本体结合。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中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延II-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微型麦克风结合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图5中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合微型麦克风延VI-VI线的剖视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电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
顶部 10 底部 11
侧部 12 环状凸柱 13
插孔 14 端子收容槽 15
凸块 16 接触端子 3
主体 31 侧壁 32
焊接部 33 弹性接触臂 34
扣孔 35 微型麦克风 5
针状端子 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功效,以下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上(图中未示),由绝缘本体1与接触端子3所组成,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电连接器100为一麦克风连接器。
绝缘本体1具有顶部10、与顶部相对的底部11及至少两相对的侧部12,绝缘本体1的顶部10设有至少一与印刷电路板的开孔(图中未示)相对应的环状凸柱13,环状凸柱13中间处开设有一纵向插孔14,绝缘本体1的底部11开设至少一与插孔14导通的端子收容槽15,绝缘本体1的侧部12并凸设有至少一凸块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47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
- 下一篇:圆环工件内圆条槽锯加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