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极片切割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4571.2 | 申请日: | 200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3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D33/00 | 分类号: | B23D33/00;H01M4/04;B07C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晓桂 |
地址: | 510630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切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切割机。
背景技术:
电池极片是表面涂覆绝缘物质的金属片,电池的阴极极片和阳极极片叠放,卷制成筒状,即为电芯,正、负极片上分别焊接极耳,将电芯插入电池外壳,对电池进行化成、封装处理,即得到电池成品。电池极片在进行卷制前,需按照电池规格切割成宽度适当的带状片,在切割时,其金属片边缘容易产生毛刺,这些毛刺在卷制过程中容易划伤金属片表面的绝缘物质,该绝缘物质很薄,只有几个微米,极易被刺穿,一旦被刺穿,即会造成正极和负极相接触,引起电池短路。如果对这些半成品继续加工,必然产生废品,浪费后期制造成本。为避免后期成本的浪费,现有的检验工艺是:完成切割后,由工人戴着丝质手套逐条触摸极片带的边缘,若手套钩丝,则表示极片有毛刺,抛弃该条极片,以避免对已有报废隐患的电芯继续加工,避免后续损失。显而易见,这种操作工艺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且误差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切割机,能帮助解决现有的极片检验工艺效率低,成本高,误差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切割机,包括极片切割装置,和用于输送已切割极片的输送通道,其特征在于:输送通道与极片有色差,通道边固定摄像设备,其镜头对准极片边缘,摄像设备与图像识别设备相连。
对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极片切割机,由于输送通道与极片有色差,镜头对准极片边缘的摄像设备可以得到清晰的极片边缘的图像,如图1所示,这些图像输出至图像识别设备,在图像识别设备中可预设毛刺标准,当毛刺1长度超过高于该预设值时,该不合格极片即刻被识别。图像识别技术使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图像识别设备可将处理结果输出至报警器,报警器报警,操作者将该对应极片取下,随着极片的输送,整条极片的边缘都受到检验,即可完成极片的分选工作;图像识别设备也可将处理结果输出至极片分选设备,即可完成极片的分选工作。本实用新型为自动分选不合格极片提供了技术保障,与现有分选工艺相比,其效率、准确率高,且节省人力,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设备得到的极片边缘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极片切割机,包括极片切割装置2,和用于输送已切割极片3的输送通道4,输送通道4与极片3有色差,设置镜头对准极片3边缘的摄像设备5,摄像设备5得到的图像输出至图像识别设备6,图像识别设备与报警器相连,图像识别设备6的处理结果输出至报警器。
实施例2
图像识别设备的处理结果还可输出至极片分拣设备。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45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捷冲压模具架
- 下一篇:一种便于从机架上装卸的机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