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滑轨的自动回位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64515.9 | 申请日: | 2006-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64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弟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弟秋 |
| 主分类号: | A47B88/04 | 分类号: | A47B88/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112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轨 自动 装置 | ||
1、滑轨的自动回位装置,包括外轨(1)与内轨(4);在外轨(1)的内端设一具有腹部中空的滑移座面(21)的拉引基座(2),该滑移座面(21)上开一镂空的长形滑槽(211),滑槽(211)末端有一弯曲槽段;滑槽(211)内设一滑动拉件(3),滑动拉件(3)上设有卡擎部(31),在滑动拉件(3)的前后腹各设一卡柱(32)和卡脚(33)分别与长形滑槽(211)配合;在内轨(4)的内端设有一可与滑动拉件的卡擎部(31)配合进行勾拉、抵接的卡擎件(41);其特征在于在滑移座面(21)腹内设有一弹性牵引件(5),该弹性牵引件一端固定在滑动拉件的卡柱上,另一端则固定在拉引基座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自动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长形滑槽(211)的弯曲槽段的同一侧边上设有“凸”型槽(22);槽(22)的前端细腔与滑移座面(21)腹内相通,弹性牵引件(5)的一端穿过前端细腔固定在后端粗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轨的自动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牵引件(5)是一拉簧,其一端与槽(22)配合连接,另一端则形成一套环与滑动拉件的卡柱(32)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自动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移座面(21)的头部处设有一利用滑移座面自身延伸出的左右两段弧形齿构成的缓冲咀(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自动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滑移座面(21)的尾部设有一利用滑移座面自身凸起延伸出的一段空心圆弧构成的缓冲座(2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轨的自动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拉件的卡擎部(31)尾部向后突出形成一可随滑动拉件的滑动而同缓冲座(213)相抵接的抵脚(3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自动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拉件的卡擎部(31)呈梭形,具有前后两个凹入部,并分别形成挂钩(312)与挡部(3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轨的自动回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擎件(41)是一圆柱状凸起或圆柱形销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弟秋,未经刘弟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451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架游泳池边管结构的改进
- 下一篇:用于按摩的药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