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63667.7 | 申请日: | 2006-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杨凯;林富春;徐忠阳;毋济海;赵良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J3/02 | 分类号: | F16J3/02;F16J1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卫东;罗观祥 |
| 地址: | 51064***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动式 套筒 密封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隔膜技术,具体是指一种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
背景技术
传统的密封隔膜没有考虑该隔膜与缸体连接处对运动部件(如活塞、套筒)的轴向力的影响。在有精确要求的液压、气动设备中,该轴向力将会降低设备的设计技术指标,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不会对运动部件产生额外的轴向力的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其上部为外翻形状,下部为直管段,且上部外翻位置呈环状的圆弧凸台形,外圆周设有凸缘。
为了更好得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由两种材料压合而成,内外层为密封隔膜,中间层为网状编织物;密封隔膜采用橡胶等弹性较大的材料,网状编织物采用强度较大的棉线、碳纤维等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的直管段套接在缸体内运动部件外壁,且直管段下端通过卡箍与运动部件如活塞、套筒外壁锁紧。凸缘安装在缸体上,凸缘起到等同○型圈的密封作用,从而,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将缸体中的高压腔与常压腔隔离。当缸体中的运动部件进行一定范围的轴向运动时,环状的圆弧凸台形部位的隔膜在缸体内壁与运动部件外壁间进行自由相对滚动,不产生摩擦或拉紧力,在运动部件的设计轴向运动范围内,对运动部件轴向运动不产生额外的轴向力;中间层的网状编织结构保证本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能够承受设计条件下的工作压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可以保证液压、气动设备的运动部件不受隔膜与缸体连接所产生的额外轴向力的影响,使设备工作压力稳定,以提高技术指标和生产效率。
(2)可用于大压力范围各种介质的工况。是一种简单、适用范围广,实用、应用效果好的液压、气动元件。在一般化工流程中亦可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滚动式套筒隔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滚动式套筒隔膜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其上部为外翻形状,下部为直管段5,上部外翻位置呈环状的圆弧凸台形2,外圆周设有凸缘1。本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由两种材料压合而成,内外层为密封隔膜,中间层3为网状编织物;密封隔膜采用橡胶等弹性较大的材料,网状编织物采用强度较大的棉线、碳纤维等材料。
如图1、2所示,本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是这样工作的:本滚动式套筒密封隔膜的直管段5套接在缸体6内套筒7外壁,且直管段5通过卡箍4与运动部件7外壁锁紧,将缸体中的高压腔与常压腔隔离;凸缘1安装在缸体6上,凸缘1起到等同○型圈的密封作用。当缸体6中的套筒7进行一定范围的轴向运动时,环状的圆弧凸台形2部位的隔膜在缸体6内壁与套筒7外壁间进行自由相对滚动,不产生摩擦或拉紧力,在套筒7的设计轴向运动范围内,对套筒7轴向运动不产生额外的轴向力;中间层3的网状编织结构的夹层保证本实用新型能够承受设计条件下的工作压力。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36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