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防盗的手提包及挂包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3299.6 | 申请日: | 200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华;徐建聪;韩伟华;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文华;徐建聪;韩伟华;刘兵 |
主分类号: | A45C13/24 | 分类号: | A45C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83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防盗 手提包 挂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提包及挂包,尤其涉及一种带无线防盗功能的手提包及挂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公知的防盗手提包及挂包,都采用高压防盗的方式或在包周边布满导电丝,通过划破包触动报警的方式,对于采用高压防盗的方式则特别需要有金属件外露在外,且该方式对使用者自己不安全,实用性不强,而通过划破包触动报警的方式的,在没有划破包的情况的下被盗就根本起不了报警的作用,还有声音报警器安装在包内,触动报警后声量过小,在人多吵杂的地方起不了警示作用,这两种方式都结构复杂,需要特殊定做,成本高,防盗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无线防盗装置,且蜂鸣器安装在手提包及挂包外层,高分贝的报警声,由稳定可反复充电使用的锂电池作为电力的无线防盗的手提包及挂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无线防盗的手提包及挂包,由手提包或挂包以及无线防盗装置组成,其中无线防盗装置包括报警器(1)、遥控器(2)和电池充电器(3),其中所述的报警器(1)装设到手提包或挂包的壳体与内里间,由外壳(4)、电池(5)、报警电路(6)及蜂鸣器(7)组成,其中蜂鸣器(7)安装于外壳(4)外部并露出手提包及挂包外层,与电池(5)和报警电路(6)连接,通过螺丝固定在蜂鸣器盖(8)上,蜂鸣盖(8)为独立部件,通过卡合预先紧扣在手提包及挂包外层,蜂鸣器(8)盖除了可以辅助发音,还起着固定报警器(1)在手提包及挂包的作用;遥控器(2)由外壳(9)以及安装在其内部的电池(10)连接控制电路(11)及蜂鸣器(12)组成组成,并通过遥控器(2)面板上的控制按钮(13)进行无线启动、停止或搜寻报警器(1),报警器(1)可以接受来自遥控器(2)的信号,以确定通信距离和接受遥控器(2)的发出的每个控制信号;电池充电器(3)在报警器电池(5)和遥控器电池(10)电量少时对其冲电。
报警电路(6)是依次由信号接收电路连接到中央控制器,再由中央控制器控制报警提示声的输出和控制系统电源保护电路构成,控制电路(11)是由中央控制器分别连接到信号发射电路、声音提示电路及按键控制电路和电源保护电路构成,报警器电池(5)和遥控器电池(10)均为300mAh的可反复充电的锂电池,当其电量不够时,使用充电器(3)对其充电,报警器(1)和遥控器(2)之间的安全距离为1.5m-2m,当离开此距离时,蜂鸣器(7)会发出报警声,声音为100分贝-130分贝,报警器电池(5)和遥控器电池(10)的正负极弹片之间均设有绝缘片(14),并各自有一部分露出报警器外壳(4)及遥控器外壳(9)外面,当首次使用时,抽出绝缘片(14),使报警电路和遥控电路接入电源启动,遥控器(2)上安装有LED灯(15),以闪烁的方式进行提示。
本实用新型使用无线通信的方式,方式可靠,即使窃贼盗取手提包或挂包成功,只要一离开设定的安全范围,马上触发报警,由于蜂鸣器外露在手提包及挂包外层,没有东西掩盖,所以声音洪亮,引起周围群众的注意,报警效果明显,同时使用可反复充电的锂电池,提供稳定电力,既节约又环保,成本低,又因蜂鸣盖为独立部件预先扣在手提包及挂包外层,因此报警器可以随时取下,用户可以在自己喜欢的手提包及挂包上使用这个系统,而不必局限于特殊的款式,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安全实用,本实用新型还能起到防狼的作用,当单身女士遇到袭击时可马上按下遥控器,让手提包发出尖锐的报警声威慑歹徒,提醒周围群众,从而打击不法行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遥控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警报电路信号流向方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遥控电路信号流向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文华;徐建聪;韩伟华;刘兵,未经何文华;徐建聪;韩伟华;刘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32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相似三角形的悬高测量方法
- 下一篇:建筑物变形的三维摄影监测系统及方法